便于安装的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075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7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管式换热器,其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安装框,安装框呈长方形框状且由第一框和第二框组成,第一框和第二框均为凹字形且两个凹口相向设置,第二框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伸缩杆与第一框滑动连接,伸缩杆沿水平方向朝向或背离第一框移动,第一框和伸缩杆之间设置有锁定件,第一框和第二框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可拆连接有承托块,承托块开设有用于放置换热器本体的弧形槽,换热器本体与承托块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本申请利用第一框和第二框增大支撑杆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且第一框和第二框之间的距离可调,具有便于稳固地安装不同型号的换热器本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内和管外流动,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通过鞍座与地面固定。

2、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2221007802.1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换热器,包括冷凝管一,所述冷凝管一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盘一,所述冷凝管一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入管,所述第一法盘一一侧设置有第一法盘二,所述第一法盘二一侧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的底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架一和支撑板二。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换热器通过两个支撑板直接固定在地面上,但当换热器需要安装在泥土地面或其他不平整的地面上时,仅通过两个支撑板难以稳固地支撑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难以稳固地安装换热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呈长方形框状且由第一框(3)和第二框(4)组成,所述第一框(3)和所述第二框(4)均为凹字形且两个凹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二框(4)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与所述第一框(3)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7)沿水平方向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框(3)移动,所述第一框(3)和所述伸缩杆(7)之间设置有用于相互固定的锁定件,所述第一框(3)和所述第二框(4)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8),两个所述支撑杆(8)之间可拆连接有承托块(9),所述承托块(9)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弧形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呈长方形框状且由第一框(3)和第二框(4)组成,所述第一框(3)和所述第二框(4)均为凹字形且两个凹口相向设置,所述第二框(4)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与所述第一框(3)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7)沿水平方向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框(3)移动,所述第一框(3)和所述伸缩杆(7)之间设置有用于相互固定的锁定件,所述第一框(3)和所述第二框(4)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8),两个所述支撑杆(8)之间可拆连接有承托块(9),所述承托块(9)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弧形槽(10),所述换热器本体(1)与所述承托块(9)之间设置有用于相互固定的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3)朝向所述第二框(4)的一侧开设有伸缩槽(11),两个所述伸缩槽(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3)的凹口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杆(7)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伸缩槽(11)内且与所述伸缩槽(11)滑移适配,所述第一框(3)于所述伸缩槽(11)的槽壁处开设有防脱槽(12),所述伸缩杆(7)远离所述第二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3),所述防脱块(13)位于所述防脱槽(12)内且与所述防脱槽(12)滑移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设置为第一螺栓(14),所述第一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新周巍廖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添通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