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佩和专利>正文

新型隔音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0586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音楼板,包括楼板结构层、楼板面层和位于楼板结构层和楼板面层之间的至少一拱形吸音棚,拱形吸音棚包括底板和拱形板,底板封住拱形板开口形成拱形吸音室,底板贴合楼板结构层,拱形吸音室内还设置吸音板,两拱形吸音棚可以依次紧密排列,也可以具有间隔,间隔处可以设置钢筋网片,间隔的拱形吸音棚可以用固定器固定,还可以直接插接或用吸音棚连接器分别连接两拱形吸音棚,或者用吸音棚封盖盖在拱形吸音棚的自由端封住拱形吸音室,拱形吸音棚上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质量轻、隔音效果好,承重能力强,有效减小楼板厚度,对楼层净高影响最小,建造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板
,更具体地,涉及隔音楼板
,特别是指一种新 型隔音楼板。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结构往往注重保温和防水性能,却忽略了楼板隔声的能力。楼上的小孩 蹦蹦跳跳的声音,人走动时拖鞋的踢踏声,重物掉落声、拖拽桌椅所发出的声音都能 传到并影响楼下住户的生活作息, 一般居民对这些噪声问题的不够了解和漠视,更加 重了噪声治理的难度。上述噪声属于振动传声,振动传声主要是通过楼面振动,并沿房屋结构的钢性连 接层传播,最后振动结构向接受空间辐射形成空气声,传给接受者。此类属于撞击声 的振动传声的隔声途径有其一是使振动源撞击楼板引起的振动减弱,但在实际中难 以普遍使用;其二是阻隔振动结构向接受空间辐射空气声,这通常在楼板下做隔声吊 顶来解决,且吊顶要封闭,并与楼板用弹性连接,从造价与占用空间来说也无法普及; 其三是阻隔振动在楼层结构中的传播,最有效的办法是浮筑楼面,是在楼板面层与结 构层之间设置一层弹性隔音垫层,如海绵层、塑料层等隔音层,但是存在隔音效果有 限,承重能力差,施工困难,易随时间压缩变形;也有在楼板面层与结构层之间设置 空心砖,但是存在重量大,造成楼板厚度大,施工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隔音楼板,该 新型隔音楼板结构新颖、质量轻、隔音效果好,承重能力强,有效减小楼板厚度,对 楼层净高影响最小,建造简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隔音楼板,包括楼板结构层和楼板面层,其特点是,还包括至少一拱形吸音棚,所述拱形吸音棚包括底板和拱形板,所述底板封住所述拱形板开口形成拱形 吸音室,所述拱形吸音棚位于所述楼板结构层和所述楼板面层之间,所述底板贴合所 述楼板结构层,所述拱形板贴合所述楼板面层。较佳地,两个及以上所述换形吸音棚依次紧密排列。较佳地,两个及以上所述拱形吸音棚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楼板面层在所述间 隔处连接所述楼板结构层。更佳地,还包括吸音棚带状固定器,所述吸音棚带状固定器包覆在所述拱形板外 表面上,所述吸音棚带状固定器在所述间隔处与所述楼板结构层固定。或者,换作间 距固定器,所述间距固定器位于两所述拱形吸音棚之间分别抵靠两所述拱形吸音棚。更佳地,还包括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设置于所述间隔处穿设所述楼板面层和 所述楼板结构层,所述楼板面层通过所述钢筋网片连接所述楼板结构层。较佳地,所述拱形吸音棚一端为公榫,另一端为母榫。较佳地,上述的新型隔音楼板,还包括吸音棚连接器,所述吸音棚连接器分别连 接两所述拱形吸音棚的 一 末端。更佳地,所述吸音棚连接器具有两凹槽,所述凹槽沿长度方向弯曲成拱形,两所 述凹槽背靠背反向设置,两所述拱形吸音棚的所述末端分别插接在所述凹槽内。更佳地,所述吸音棚连接器为拱形棚,包覆在所述两所述拱形吸音棚的所述末端上。更佳地,所述吸音棚连接器是塑料制品。较佳地,上述的新型隔音楼板,还包括吸音棚封盖,所述吸音棚封盖盖在所述拱 形吸音棚的自由端封住所述拱形吸音室。更佳地,所述吸音棚封盖是塑料制品。较佳地,上述的新型隔音楼板,还包括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位于所述拱形吸音室内。更佳地,所述吸音板是泡沫吸音板。较佳地,上述的新型隔音楼板,所述拱形吸音棚上设置有加强筋。 较佳地,上述的新型隔音楼板,所述拱形吸音棚是塑料制品。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隔音楼板中设置有拱形吸音棚,其包括底 和拱形板,底板封 住拱形板开口形成拱形吸音室,底板贴合楼板结构层,拱形板贴合楼板面层,结构新颖,采用塑料制品,质量轻,楼上造成的噪音接触到拱形吸音室的空 间后称为空气传声,噪音得到削弱;拱形吸音室内还设置有吸音板,经拱形 吸音室的空间削弱后进一步被吸音板吸收,隔音效果好;2. 本专利技术的楼板露面和楼板结构层接触位置由捆绑钢筋网结合,加固,增强了 防震效力;3. 本专利技术的拱形吸音棚,其承重能力强,能承受上层混凝土浇灌时的压力,其 外部附加加强筋,承重能力进一步加强,有助于适量减薄常规楼板的厚度, 对楼层净高影响最小;4. 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隔音楼板,建造时,只需在建造好楼板结构层之后,放置上换 形吸音棚,必要时拱形吸音棚端部盖上吸音棚封盖,间隔的拱形吸音棚用吸 音棚带状固定器固定,或者在两间隔的拱形吸音棚之间设置间距固定器进行 固定,间隔处可以设置钢筋网,还可以直接插接或用吸音棚连接器连接两拱 形吸音棚,再浇灌混凝土形成楼板面层,建筑工程简易,操作方便,成本得 到降低。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上建造有隔墙的另 一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拱形吸音棚、泡沫吸音板、间距固定器及钢筋网片的位置结构立 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音棚连接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吸音棚封盖的 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及噪音传递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 一 步说明。 请参见图1 6所示, 一种新型隔音楼板,包括楼板结构层1和楼板面层2,还包括 至少 一拱形吸音棚3,所述拱形吸音棚3包括底板和拱形板,所述底板封住所述拱形板 开口形成拱形吸音室4,所述拱形吸音棚3位于所述楼板结构层1和所述楼板面层2之 间,所述底板贴合所述楼板结构层l,所述拱形板贴合所述楼板面层2。拱形吸音棚3的规格可以是35cm宽x 12cm高或者20cm宽x 12cm高,也可以是其它规格,其长度可变, 可长可短,根据楼板建筑面积而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及以上所述拱形吸音棚3依次紧密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 一具体实施例中,两个及以上所述拱形吸音棚3之间具有 一定间隔, 所述楼板面层2在所述间隔处连接所述楼板结构层l。显然,间隔处部位的承重压力更 强,此处的楼板楼面上可以建造隔墙ll等。也就是说,两所述拱形吸音棚3可以紧密排列,也可以具有一定间隔,这可以根 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需要采用哪种方式,或者是混合方式,即一部分所述拱形吸音棚 3紧密排列,另一部分具有一定间隔设置,如图6所示。更佳地,还包括吸音棚带状固定器,所述吸音棚带状固定器包覆在所述拱形板外 表面上,所述吸音棚带状固定器在所述间隔处与所述楼板结构层l固定,固定方式可 以采用水泥钉固定,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固定方式,所述吸音棚带状固定器可以是 半环形箍边状如波浪形条带。或者采用其它形式的固定器,比如间距固定器5,所述 间距固定器5位于两所述拱形吸音棚3之间分别抵靠两所述换形吸音棚3。该吸音棚带 状固定器和间距固定器5用于防止拱形先吸音棚3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移位。更佳地,还包括钢筋网片6,所述钢筋网片6设置于所述间隔处穿设所述楼板面层 2和所述楼板结构层1,所述楼板面层2通过所述钢筋网片6连接所述楼板结构层1。钢 筋网片6可使拱形吸音室4四周的混凝土与楼板结构层1结合,从而达到防震承重最佳 效果。较佳地,所述拱形吸音棚3—端为公榫,另一端为母榫。需要加长时, 一拱形吸 音棚3的公榫和另 一拱形吸音棚3的母榫插接即可。或者小拱形吸音棚3端部插入大拱 形吸音棚3,从而插接在一起。还可以,上述的新型隔音楼板,还包括吸音棚连接器7,所述吸音棚连接器7分别 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隔音楼板,包括楼板结构层和楼板面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拱形吸音棚,所述拱形吸音棚包括底板和拱形板,所述底板封住所述拱形板开口形成拱形吸音室,所述拱形吸音棚位于所述楼板结构层和所述楼板面层之间,所述底板贴合所述楼板结构层,所述拱形板贴合所述楼板面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佩和蒋宝泰蒋佩文
申请(专利权)人:蒋佩和蒋宝泰蒋佩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