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追日控制器上的电机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1、追日控制器(又名太阳能跟踪器、光伏跟踪控制器、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主要用于跟踪太阳轨迹,控制光伏板时刻保持垂直于太阳光线,从而达到最大的发电效率的装置。
2、现有的电机驱动电路并没有考虑电机产生的反激电流对电路的影响,因此,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这会导致电机的驱动电路被反激电流损坏,或者造成电机损毁。
3、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机驱动电路,主要包括驱动电机正转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电机反转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滤除电机反激电流的保护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电路结构相同,分别与电机连接,且工作时互锁。所述保护单元分别与24伏电压端、模拟地、以及电机两端连接。
4、具体的,所述保护单元主要包括保护电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正转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电机反转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滤除电机反激电流的保护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电路结构相同,分别与电机连接,且工作时互锁;所述保护单元分别与24伏电压端、模拟地、以及电机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保护电阻、以及第一至第四保护二极管;所述保护电阻并联在电机的两端上;所述电机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保护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保护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三保护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模拟地分别与第一保护二极管的正极、第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正转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电机反转的第二驱动单元、以及滤除电机反激电流的保护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电路结构相同,分别与电机连接,且工作时互锁;所述保护单元分别与24伏电压端、模拟地、以及电机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保护电阻、以及第一至第四保护二极管;所述保护电阻并联在电机的两端上;所述电机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保护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保护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端分别与第三保护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模拟地分别与第一保护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保护二极管的正极连接;24伏电压端分别与第二保护二极管的负极、第三保护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驱动模块和外围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芯片、第一驱动功率管、第二驱动功率管、第一驱动电阻、第二驱动电阻、第一驱动二极管、第一驱动电容、第二驱动电容、以及第三驱动电容;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端与12伏电压端和第一驱动二极管正极连接,并通过第一驱动电容与数字地连接,第二端与控制芯片连接,第四端与数字地连接,第五端通过第二驱动电阻与第二驱动功率管的栅极连接,第六端与电机第一端连接,第七端通过第一驱动电阻与第一驱动功率管的栅极连接,第八端与第一驱动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电容并联在驱动芯片的第六端与第八端之间;所述第三驱动电容并联在vcc电压端与模拟地之间;所述第一驱动功率管的漏极与vcc电压端连接,源极与第二驱动功率管漏极和电机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功率管的源极与模拟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模块包括第二外围二极管、第三外围二极管、瞬态抑制管、第一外围电阻、以及第二外围电阻;所述第二外围二极管并联在第一驱动电阻上,其正极与第一驱动功率管栅极连接;所述瞬态抑制管并联在第一驱动功率管栅极与源极之间;所述第一外围电阻并联在第二外围二极管负极与第一驱动功率管源极之间;所述第三外围二极管并联在第二驱动电阻上,其正极与第二驱动功率管栅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追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