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038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水井除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包括沉淀组件,包括有集水井本体、设于集水井本体内部的过滤板、设于所述过滤板表面的过滤槽和设于所述过滤槽内部的切割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集水井内部压强差,对沉淀的污水进行反复搅拌,同时对内部污水颗粒度进行一个控制;保证在清污的时候,将污水内的颗粒物搅拌均匀,排污泵不会受污水内部颗粒物影响;在替代人工操作的同时,又能保证整体机组运行稳定,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水井除污,特别是一种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


技术介绍

1、机组检修时的排水与厂房厂区渗漏水流入集水井后,水中夹带的悬浮颗粒沉积于井内,使集水井底部淤积,集水井底部的淤积积累过多可能会影响排水泵的正常运行,故需定期对集水井进行排污工作。现有水电站集水井排污大多是通过有压力的气体和水将沉积在集水井底部的淤积吹起,使其混合于水中,最后再通过潜污泵将带有淤积的水排出。但现有排污基本上是通过人工进行相关操作。

2、此排污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缺点:一是耗费人力,排污过程需要人工进行相关流程操作;二是可能影响电站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集水井排污的用气由工业用气供给,用水由清洁水供给,人工操作无法精确把控阀门的开度,开度过小不足以将井内的淤积排出,冲气阀开度过大容易导致空压机频繁打压,冲水阀开度过大容易导致清洁水管路压力降低,影响清洁水其它负荷的正常运行,尤其是主轴密封压力低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p>2、为解决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102a)阵列设有多个,且所述过滤槽(102a)表面阵列设有第一活动通道(102a-1),所述第一活动通道(102a-1)贯穿过滤板(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103b)外壁阵列设有限位槽(103b-2),所述旋转环(103b)外壁设有第一轨迹槽(103b-3);所述旋转环(103b)外壁设有切割叶(103d),所述切割叶(103d)靠近所述旋转环(103b)内壁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102a)阵列设有多个,且所述过滤槽(102a)表面阵列设有第一活动通道(102a-1),所述第一活动通道(102a-1)贯穿过滤板(1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103b)外壁阵列设有限位槽(103b-2),所述旋转环(103b)外壁设有第一轨迹槽(103b-3);所述旋转环(103b)外壁设有切割叶(103d),所述切割叶(103d)靠近所述旋转环(103b)内壁的侧面设有限位柱(103d-1),所述限位柱(103d-1)插入到所述限位槽(103b-2)的内部,所述切割叶(103d)靠近所述旋转环(103b)内壁的侧面设有可沿所述第一轨迹槽(103b-3)滑动的第二滑块(103d-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本体(101)内部设有双向螺纹杆(104),所述过滤板(102)套设在所述双向螺纹杆(104)的外壁,且所述过滤板(102)套设在双向螺纹杆(104)的内壁设有引导杆(105),所述引导杆(105)能够沿所述双向螺纹杆(104)外壁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自动调节污水颗粒度的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本体(101)外壁转动设有支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慧刘瑞平黄怡陈哲韩国苍木崇宇秦绍阳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