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或增氧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036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船),属于环保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的水体消毒增氧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其特征在于:它由氧气源臭氧发生器气源、臭氧气体护罩、叶射注式增氧机主体等三部分组成;它首选安装在船上像传统增氧船一样在行进中工作,也可作固定的水处理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普通增氧机(船)所用的空气源臭氧气源用氧气源臭氧气源取代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一般空气中的氧对有毒物质氧化消除和降解的能力,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对各种化学剧毒物质、各种有毒重金属、各种细菌、病毒、霉菌等生物污染物,均具有强烈的氧化降解杀灭和控制的作用,可确保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并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或增氧船,属于环保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的水体消毒增氧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二
技术介绍
研究证明地球生物圈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生物性四大类,仅化学品,全世界就有700万种,人类能接触到的就有8万种,它们已进入土壤、水源、空气、严重污染了生物圈的大环境,然后又通过动、植物进入食物链,目前已进入人体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和健康,特别是20世纪化学农业的迅猛发展,大量使用剧毒农药和化肥,后果极为严重,当今世界人类出现的各种怪病和癌症等,几乎都与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有关,水是影响生命的三大要素之一,这己为人们所共知。1994年6月20日本专利技术人受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公司委托为金桥工程办公室组织一个IO人专家团应无锡市金桥工程办公室的邀请,去无锡市考察并发布交流技术信息,当时,正值太湖蓝藻等污染的爆发期污染严重,当时我们的专家团认为有法治理,但当时无锡的官员说,已决定由英国机构出资,由上海的一个环保所承包治理,故我们没能介入;目前我国的洪泽湖,滇池,鄱阳湖据媒体报道均有污染,2008年6月6日科技报到第九版报道科技为无锡治理太湖蓝藻"发力"并说仅去年就上了88个治太项目,投入7亿元,由此证明太湖的治理至今还在治理中,我国多湖污染呈现了急需治理的局面,有开发相应的治理高技术的战略需求,本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虽然时隔多年,但开发运用仍然十分必要。三
技术实现思路
1.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专利技术一种对被化学、生物等污染物严重污染的水体能够进行最有效的消毒净化,使水体恢复清澈到能正常养鱼状态的污水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从而解决我国严重的水域污染问题,造福人民.2.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得技术问题(1)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必须对水中污染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消毒净化效果,尤其要能将各种化学毒物降解为无毒物质.(2)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必须对水中的各种生物污染物起到强烈的杀灭和消除作用,控制其滋生。(3) 本k明的技术必须能够最有效的向水体增氧,促进正常水生物的生长,并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绿色环保状态。(4)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必须既能用于固定式污水处理设备,同时也可做为移动的设备(装在船上)适用于湖、河大面积水体的净化处理。3. 设计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得技术问题是由设计技术措施保证能够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人研究气体放电和空气离子化技术已有30多年,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己取得重大突破,应用广泛,1994年6月组织专家团去无锡时,就已掌握了英国人用增氧船将伦敦泰晤士河由污水沟治成可养鱼的清水的事实,凭借本人对臭氧特性的研究,当时就已确立了采用臭氧取代氧气治理污水,效果肯定会更好的信念;去年本专利技术人与北京金凌爽环保公司的负责人交谈时他告诉我另一重要事实日本的千叶湖原来污染也十分严重,后来也是用增氧船向水中注入氧气和含负离子的活性水治理成功的,鉴于臭氧及其分解时的原子氧能将水中农药、化肥、铅、砷、镉、汞等各种重金属、有机磷农药和氰化物等巨毒物均能氧化降解为无毒物质,臭氧及原子氧均能迅速有效的达到广谱高效的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和藻类,控制它们的繁殖和污染的目的,臭氧在水中的化学反应可分解出原子氧O和羟基OH均具有极强的氧化特性,起到强烈消毒净化作用后,最后又能恢复成氧气,使水体增氧,从而促进水中正常生物的生长和恢复到环保的水环境,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技术措施就是采用臭氧取代空气和氧气改进增氧船和做成水处理增氧机的固定设备,从而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确保其效果比一般增氧船更好。4. 设计技术方案一种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船),属于环保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的水体消毒增氧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其特征在于它由氧气源臭氧发生器气源、臭氧气体护罩、叶射注式增氧机主体等三部分组成;它首选安装在船上像传统增氧船一样在行进中工作,也可作固定的水处理设备;氧气源臭氧发生器臭氧气体送入臭氧气体护罩在水面以上部分形成的腔体内、护罩伸入水中一定深度保证臭氧气体只能打入水中,不会泄漏到空气中;叶射注式增氧机采用87207720专利申请的结构,它有一半伸入水中一半在水面以上,它是与臭氧护罩及它本身的各部分同轴安装的,从上到下的顺序是电机、电机轴、与电机轴连接的水面之上的风叶、与轴同轴安装的进气管.、进气管一直伸入水下、进气管口在水面之上、进气管水下部分从上到下在管外同轴装有上层搅水用的倒伞状弧形叶轮、中层装有搅水装置、下面装有四个水平方向的离心式气水混合喷射头、轴的最下端装有螺旋桨、电机开动后风叶将臭氧气体压向进气管口沿进气管向水下运动、其余各部分分别实现水体上中下三层的气水混合搅拌的曝气功能,并由螺旋桨打入水下;所说的氧气源臭氧发生器臭氧产量在10g 10kg/h的范围,可用适当的商品化产品,也可以自进设计;所用的制氧机可采用适当的商品化产品。5.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将普通增氧机(船)所用的空气源臭氧气源用氧气源臭氧气源取代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一般空气中的氧对有毒物质氧化消除和降解的能力,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对各种化学剧毒物质、各种有毒重金属、各种细菌、病毒、霉菌等生物污染物,均具有强烈的氧化降解杀灭和控制的作用,可确保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并达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有利于推广应用。四、 附图及说明图l是本明的系统结构原理方块示意图,本图用作说明书摘要附图。图2是叶射注式增氧机工作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中1是电源,2是臭氧发生器,3是臭氧气体护罩、4是叶射注式增氧机主体、5是臭氧水射流方向、11是制氧机A为水面之上的风叶、B为水下螺旋桨、C为进气管图2所示的水压射流气水混合型曝气器中,1是电机,2是电机轴,3是水面之上的风叶,4是进气管管口, 5是水面线,6是倒伞状弧形叶轮,7是中层搅水装置,8是离心式气水混合喷射头,9是螺旋桨,IO是臭氧水流方向;本图所用叶射注式增氧机的详细结构参见87207720专利申请文件。权利要求1.一种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或增氧船,属于环保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的水体消毒增氧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其特征在于它由氧气源臭氧发生器气源、臭氧气体护罩、叶射注式增氧机主体等三部分组成;它首选安装在船上像传统增氧船一样在行进中工作,也可作固定的水处理设备。2.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或增氧船, 其特征在于氧气源臭氧发生器臭氧气体送入臭氧气体护罩在水面以上部 分形成的腔体内、护罩伸入水中一定深度保证臭氧气体作为叶射注式增氧 机气源只能打入水中,不会泄漏到空气中;叶射注式增氧机采用87207720 专利申请的结构,它有一半伸入水中一半在水面以上,它是与臭氧护罩及 它本身的各部分同轴安装的,从上到下的顺序是电机、电机轴、与电机轴 连接的水面之上的风叶、与轴同轴安装的进气管、进气管一直伸入水下、 进气管口在水面之上。3. 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或增氧船, 其特征在于进气管水下部分从上到下在管外同轴装有上层搅水用的倒伞 状弧形叶轮、中层装有搅水装置、下面装有四个水平方向的离心式气水混 合喷射头、轴的最下端装有螺旋桨、电机开动后风叶将臭氧气体压向进气 管口沿进气管向水下运动、其余各部分分别实现水体上中下三层的气水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气源叶射注式臭氧水体消毒净化增氧机或增氧船,属于环保水处理和水产养殖的水体消毒增氧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其特征在于:它由氧气源臭氧发生器气源、臭氧气体护罩、叶射注式增氧机主体等三部分组成;它首选安装在船上像传统增氧船一样在行进中工作,也可作固定的水处理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锦明仇剑锋仇剑梅焦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玉佳明三态离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