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保护组件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030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4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保护组件及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覆晶薄膜和位于覆晶薄膜上的驱动芯片,覆晶薄膜上设置有走线,驱动芯片与走线电连接,保护组件设置于驱动芯片外周侧且与覆晶薄膜连接,保护组件包括:外壳,具有层叠设置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驱动芯片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第二容置腔设置有出口;气囊,设置于第二容置腔;以及防护胶,设置于第二容置腔且位于气囊上;在驱动芯片的发热量达到温度阈值时,气囊受热膨胀,推动防护胶从出口溢出并覆盖走线,以使走线与外界杂质隔离,以免走线被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保护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组件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显示组件中的覆晶薄膜有助于提高显示组件的轻薄化设计。

2、而覆晶薄膜上的驱动芯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扩散至与驱动芯片电连接的走线的上方,致使走线的上方形成冷热交替区,热空气在该区域与冷空气融合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侵蚀走线,造成画面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保护组件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驱动芯片工作发热,在其周围存在冷热交替区,气体液化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侵蚀走线,造成画面显示异常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的保护组件,显示装置包括覆晶薄膜和位于覆晶薄膜上的驱动芯片,覆晶薄膜上设置有走线,驱动芯片与走线电连接,保护组件设置于驱动芯片外周侧且与覆晶薄膜连接,保护组件包括:外壳,具有层叠设置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驱动芯片位于第一容置腔内,第二容置腔设置有出口;气囊,设置于第二容置腔;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的保护组件,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覆晶薄膜和位于所述覆晶薄膜上的驱动芯片,所述覆晶薄膜上设置有走线,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走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芯片外周侧且与所述覆晶薄膜连接,所述保护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壁部还设置有阻挡薄膜,所述阻挡薄膜至少覆盖所述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尖端部,所述气囊膨胀时所述尖端部刺破所述阻挡薄膜,以使所述防护胶从所述出口溢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还设置有横筋,所述横筋用于减缓所述防护胶流经所述出口的速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的保护组件,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覆晶薄膜和位于所述覆晶薄膜上的驱动芯片,所述覆晶薄膜上设置有走线,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走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芯片外周侧且与所述覆晶薄膜连接,所述保护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壁部还设置有阻挡薄膜,所述阻挡薄膜至少覆盖所述出口;所述出口处设置有尖端部,所述气囊膨胀时所述尖端部刺破所述阻挡薄膜,以使所述防护胶从所述出口溢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还设置有横筋,所述横筋用于减缓所述防护胶流经所述出口的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还设置有第一导热胶体,所述第一导热胶体位于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顶部之间,用于将所述驱动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二容置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具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林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