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脚手架,具体是一种可周转脚手架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1、独立柱的施工过程中,在支模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观察氧护时,需要使用到脚手架操作平台,其中对于高度高达10米的独立柱进行施工时,混凝土不能一次浇筑完成,通常需要分两次进行浇筑。因此,为了节省时间,通常在第一根独立柱第一次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在凝固的期间,工人会对第二根独立柱进行支模,并进行第一次浇筑,第二根独立柱第一次支模浇筑完成后,若第一根独立柱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则工人便会对第三根独立柱进行第一次支模浇筑,以此类推,直至第一根独立柱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再对第一次浇筑的高度进行回填,然后进行第二次支模浇筑。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的利用了混凝土凝固的时间,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2、在对第二根独立柱进行支模浇筑时,通常会使用塔吊将第一根独立柱周围架设的脚手架操作平台吊运到第二根独立柱的位置,实现脚手架操作平台的周转使用,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脚手架建材的使用量,以及不影响第一根独立柱第一次浇筑高度的回填。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脚手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纵杆(1)、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所述纵杆(1)、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相互之间均通过十字扣件(8)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横杆(3)位于第一横杆(2)的底部,所述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均设置有多层,每一层的所述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均为矩形交错分布,最顶部的所述横杆(2)表面固定安装有吊环(4),每一层的所述第一横杆(2)的顶部搭接有第一作业板(5),所述第一作业板(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槽(51),所述第一作业板(5)底部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53),所述支撑杆(53)的一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脚手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纵杆(1)、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所述纵杆(1)、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相互之间均通过十字扣件(8)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横杆(3)位于第一横杆(2)的底部,所述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均设置有多层,每一层的所述第一横杆(2)和第二横杆(3)均为矩形交错分布,最顶部的所述横杆(2)表面固定安装有吊环(4),每一层的所述第一横杆(2)的顶部搭接有第一作业板(5),所述第一作业板(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槽(51),所述第一作业板(5)底部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53),所述支撑杆(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槽(54),所述第一u形槽(51)和第二u形槽(54)分别套接在同一高度的两个横杆(2)上,每一层的所述第二横杆(3)上均安装有第二作业板(6),所述第二作业板(6)与第一作业板(5)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完全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脚手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每一层的一侧的所述第二横杆(3)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横杆(3)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其进行连接加固的斜撑(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瑞,王龙,杨文静,许冠雄,王磊,王和军,白海峰,路杰,高孟哲,王晖苏,郭雪峰,张昊,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