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995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涉及到组合螺栓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振动盘本体,设置于振动盘本体上的衬套输送轨道,衬套输送轨道包括螺旋输送轨道以及沿振动盘本体外侧边缘依次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弧形输送轨道、第二弧形输送轨道以及第三弧形输送轨道;本技术通过现有的振动盘本体,配合螺旋输送轨道、第一弧形输送轨道、第二弧形输送轨道以及第三弧形输送轨道,对振动盘本体内腔的衬套进行调向以及筛选,最终向加工工位输出满足加工姿态需求的衬套,工人只需将衬套批量导入振动盘本体内腔内腔即可,提高了上料效率,也保证了上料后衬套的姿态满足加工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组合螺栓的加工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组合螺栓加工,具体为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在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家居等行业中均有大量使用。最常见的紧固件为螺栓、螺母等,这类紧固件在装配时通过螺纹或过盈配合实现紧固功。

2、组合螺栓是紧固件的一种,其在生产时,需要将对应的螺栓和衬套组合后放入工装里,再用压力机压铆,此过程中,衬套被铆压翻边,使衬套与螺栓组合。

3、用于组合螺栓生产的衬套呈环状,在铆压加工前,需要将衬套以特定姿态(衬套轴向处于竖直状态)输送至加工工位,现有技术中,一种处理方式是,工人将衬套按生产所需的姿态预先码放在上料槽中,再传输至衬套加工工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这种衬套上料方式需要工人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容易出现疲劳,其上料的效率也无法与组合螺栓生产的速度相匹配,有鉴于此,亟需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用以下技术结构解决此问题。

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振动盘本体(1)上的衬套输送轨道(2),所述衬套输送轨道(2)包括螺旋输送轨道(21)以及沿振动盘本体(1)外侧边缘依次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弧形输送轨道(22)、第二弧形输送轨道(23)以及第三弧形输送轨道(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输送轨道(23)的靠近振动盘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漏料槽(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输送轨道(24)靠近振动盘本体(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振动盘本体(1)上的衬套输送轨道(2),所述衬套输送轨道(2)包括螺旋输送轨道(21)以及沿振动盘本体(1)外侧边缘依次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弧形输送轨道(22)、第二弧形输送轨道(23)以及第三弧形输送轨道(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输送轨道(23)的靠近振动盘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漏料槽(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输送轨道(24)靠近振动盘本体(1)的一侧高度为衬套轴向高度的五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支腿(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上方设置有导向输送轨道(3),所述导向输送轨道(3)的一端与第三弧形输送轨道(24)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座(4)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导向输送轨道(3)输出端输送方向的调节组件(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螺栓生产用衬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底板(61)、顶板(62)以及多个调节螺栓(63),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胜莉李世民吕遵祥施剑斌
申请(专利权)人:布尔顿精密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