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科学实验器械,具体为一种啮齿类动物鼻腔可控微量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鼻内给药是一种非侵入性、简便快捷的将药物输送到大脑的方法。药物可经嗅神经和三叉神经通路逆行到达大脑,避免了血脑屏障转运的需要,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鉴于其直接和快速的药代动力学特点,通常在给药中需要较低剂量(大约口服剂量的十分之一)的治疗药物,这也意味着较少的不良反应或剂量相关的并发症。目前,药物的鼻脑递送已经应用到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多种脑恶性肿瘤的动物模型之中,并取得了较静脉给药略显突出的治疗效果。除了治疗应用之外,它作为神经组织可视化和跟踪的诊断工具的潜力也是颇具有影响力、创新性和重要性;
2、然而,现有的技术在对动物的鼻腔进行给药时仍存在一些缺陷:
3、1、但鼻内给药仍有其局限性,首先,鼻腔面积小,给药量受限,药物必须以小体积液体(即10-200μl)或粉末(20mg)给药;其次,鼻粘膜存在粘液纤毛屏障,药物清除较快,滞留短,而仰卧位给药也使大部分药物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所消耗,因此,延长治疗性药物与鼻粘膜接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啮齿类动物鼻腔可控微量给药装置,包括由多孔微量泵注装置(1)和鼻腔给药装置(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微量泵注装置(1)包括参数设置区(3)、进样孔(4)和多个连接孔(5)组成,所述参数设置区(3)可选择给药连接孔(5)通道,确定给药量、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以实现微量把控输注,所述进样孔(4)可放置治疗性药液,经连接孔(5)进行设定通道的药液输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鼻腔可控微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5)可与Y型进样管(6)连接,将药液转移至Y型进样管(6)内,以进行药液输注,所述连接孔(5)数量为多个,呈间断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啮齿类动物鼻腔可控微量给药装置,包括由多孔微量泵注装置(1)和鼻腔给药装置(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微量泵注装置(1)包括参数设置区(3)、进样孔(4)和多个连接孔(5)组成,所述参数设置区(3)可选择给药连接孔(5)通道,确定给药量、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以实现微量把控输注,所述进样孔(4)可放置治疗性药液,经连接孔(5)进行设定通道的药液输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鼻腔可控微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5)可与y型进样管(6)连接,将药液转移至y型进样管(6)内,以进行药液输注,所述连接孔(5)数量为多个,呈间断分布,以实现多只动物的定量给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鼻腔可控微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气囊(7)的中段为管状导气部(10),所述密闭气囊(7)的两端呈密闭椭圆形气囊,所述导气部(10)的一端沿外层软管(8)的内壁行走,所述导气部(10)的另一端暴露在外层软管(8)的出口外,所述导气部(10)的一端连接鼻内气囊(11),所述导气部(10)的另一端连接鼻外气囊(12),所述鼻内气囊(11)环绕外层软管(8)的一端,可对鼻腔进行封闭,所述鼻外气囊(12)内含预充气体,所述鼻外气囊(12)表面标注气体量刻度,可根据动物周龄与体重定量充气,所述导气部(10)与气囊孔(13)相连,以使鼻内外气囊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鼻腔可控微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印升,马赫,祁富伟,郭强,费凡,李珂,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