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42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9
本技术涉及水稻插秧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包括插秧机、放秧板、两个移动轮、三个支杆、支撑架和料仓,所述放秧板位于插秧机的左侧,两个移动轮分别位于插秧机的前侧和后侧并通过转轴与插秧机活动连接,三个支杆分别位于插秧机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并与插秧机固定连接,所述放秧板的底部与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解决了在水稻插秧完成后,需要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对插秧过后的水稻进行养分供给,水稻插秧机在插秧完成后,依旧需要采用侧深施肥机对水稻进行施肥处理,不仅增加了水稻插秧种植的成本和人力成本,且耗费了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并降低了水稻插秧施肥的便捷性,因此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稻插秧,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


技术介绍

1、水稻插秧是水稻种植的一种常见的栽培方法,也是水稻生长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插秧是指将已经苗期生长良好的水稻幼苗从苗床中取出,并插入到水田或稻田中的泥土中,使其继续生长,通过插秧,水稻幼苗可以在水田或稻田中继续生长,吸收养分和水分,最终形成成熟的水稻植株,插秧技术的正确操作和管理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2、侧深施肥是一种用于水稻插秧种植的农业施肥技术,指的是在作物生长期间,将肥料施入作物根系旁边的土壤深层,以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相比于传统的表面施肥,侧深施肥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根系的养分需求,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此外,侧深施肥还可以避免肥料与作物叶片直接接触,减少叶面灼伤的风险,具体地侧深施肥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水稻插秧完成后,需要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对插秧过后的水稻进行养分供给,水稻插秧机在插秧完成后,依旧需要采用侧深施肥机对水稻进行施肥处理,不仅增加了水稻插秧种植的成本和人力成本,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包括插秧机(1)、放秧板(2)、两个移动轮(3)、三个支杆(4)、支撑架(5)和料仓(6),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秧板(2)位于插秧机(1)的左侧,两个移动轮(3)分别位于插秧机(1)的前侧和后侧并通过转轴与插秧机(1)活动连接,三个支杆(4)分别位于插秧机(1)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并与插秧机(1)固定连接,所述放秧板(2)的底部与支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底部与插秧机(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料仓(6)的底部与支撑架(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深施肥机构(7)包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包括插秧机(1)、放秧板(2)、两个移动轮(3)、三个支杆(4)、支撑架(5)和料仓(6),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秧板(2)位于插秧机(1)的左侧,两个移动轮(3)分别位于插秧机(1)的前侧和后侧并通过转轴与插秧机(1)活动连接,三个支杆(4)分别位于插秧机(1)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并与插秧机(1)固定连接,所述放秧板(2)的底部与支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底部与插秧机(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料仓(6)的底部与支撑架(5)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深施肥机构(7)包括三个分料管(701)、三个下料管(702)和两个固定块(703),三个分料管(701)的内腔与三个下料管(702)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分料管(701)的顶部与料仓(6)的底部固定连通,两个固定块(703)分别位于插秧机(1)的前侧和后侧并与插秧机(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03)的内腔与下料管(702)的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插秧侧深施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世江孙文涛宫亮牛世伟王娜王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