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312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8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包括芯轴、键、珩磨套、前调螺钉、隔套和后调螺母,芯轴、珩磨套、前调螺钉、隔套和后调螺母是以同一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同轴圆柱体,芯轴连接珩磨套、前调螺钉、隔套和后调螺母,芯轴与珩磨套的接触面为斜面,隔套内腔设有键槽,隔套通过键槽和键与芯轴相连接,芯轴的前端设有锥形内孔,芯轴前端与前调螺钉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孔的质量好:芯轴设计成一个整体,与机床刚性连接,能够修正粗加工孔的直线度;通过前调螺钉和后调螺母配合调整,能够减小加工盲孔的锥度;通过多把不同粒度珩磨套的刀具依次加工,能够获得高的表面质量。方便排出铁屑。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属于珩铰刀。


技术介绍

1、补偿阀是工程机械液压多路阀上常见的零件之一,用来安装补偿阀的阀孔多为盲孔,工作时补偿阀芯在阀孔内往复运动,在保证阀芯不卡滞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减小阀芯与阀孔的配合间隙,以减少内泄量,补偿阀孔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液压多路阀的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因此往往需要对此类盲孔进行精加工才能满足要求,而盲孔精加工相对于通孔精加工较为困难,通孔精加工一般采用立式珩磨工艺,加工时珩磨刀具穿过已粗加工的孔中,由机床主轴带动珩磨刀具旋转并作轴向往复运动,珩磨刀具上的油石条以一定压力或一定速度径向膨胀与待加工孔壁接触,即可去切一层极薄的金属,通孔的锥度可以通过珩磨刀具的上下越程量来容易地控制,由于盲孔底部退刀槽宽度比较短,没有足够的越程空间,因此不适合采用珩磨加工,目前国内多采用多把珩铰刀依次加工的方法,加工时需要将工件从机加工机床转移到珩铰机床进行加工,过程繁琐且不容易保证阀孔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键(2)、珩磨套(3)、前调螺钉(4)、隔套(5)和后调螺母(6),芯轴(1)、珩磨套(3)、前调螺钉(4)、隔套(5)和后调螺母(6)是以同一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同轴圆柱体,所述芯轴(1)连接珩磨套(3)、前调螺钉(4)、隔套(5)和后调螺母(6),芯轴(1)与珩磨套(3)的接触面为斜面,隔套(5)的内腔设有键槽,隔套(5)通过键槽和键(2)与芯轴(1)相连接,芯轴(1)的前端设有锥形内孔,芯轴(1)前端与前调螺钉(4)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键(2)、珩磨套(3)、前调螺钉(4)、隔套(5)和后调螺母(6),芯轴(1)、珩磨套(3)、前调螺钉(4)、隔套(5)和后调螺母(6)是以同一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同轴圆柱体,所述芯轴(1)连接珩磨套(3)、前调螺钉(4)、隔套(5)和后调螺母(6),芯轴(1)与珩磨套(3)的接触面为斜面,隔套(5)的内腔设有键槽,隔套(5)通过键槽和键(2)与芯轴(1)相连接,芯轴(1)的前端设有锥形内孔,芯轴(1)前端与前调螺钉(4)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1)和珩磨套(3)的接触面的角度为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珩磨套(3)上开有一条将其轴向涨开的扩张缺口,当旋入后调螺母(6)时,能使珩磨套(3)的整体尺寸涨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珩铰盲孔的新型可调式珩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1)前端与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星王宗勇徐明陆继明张驰周杨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阿马凯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