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918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7
本技术涉及针灸的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移动连接有盛放板,所述盛放板的底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分隔板,所述盛放板上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运动连接有按压杆,所述分隔板的底侧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头,所述感应头的外侧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一侧连接有针体。本技术,减少了装置内艾绒燃烧后灰烬需要手动处理的可能,降低了艾绒燃烧过后,针的温度快速降低的可能,提高了装置会艾绒灰烬的清理效果,也提高了装置对针温度的检测效果,能持续的进行温度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针灸的加热,尤其涉及针灸针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医疗方法,在针灸的过程中,通常会对针灸针进行加热,从而达到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的作用,因此需要一种针灸针的加热装置。

2、专利公告号cn214550246u公开了一种针灸针的加热装置,装置通过软脚垫来进行支撑,利用加热室来放置艾绒,并且便于灰烬的收集,但装置灰烬处理起来较为麻烦,该装置这样的加热方法与针没有直接的接触,温度传递起来的效率较低,且针灸针拆入患者体内后,支撑弹簧会将其弹起,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而且燃烧加热的时间会较短,为此提出了针灸针的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移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粘贴片(1),所述粘贴片(1)为医用固定胶片,所述针体(2)贯穿连接在所述外壳(3)和所述粘贴片(1)的内侧,所述外壳(3)固定安装在所述粘贴片(1)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3)的内侧,所述分隔板将外壳(3)分为顶腔和底腔,所述盛放板(4)移动连接在所述顶腔内,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所述盛放板(4)和所述分隔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1.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粘贴片(1),所述粘贴片(1)为医用固定胶片,所述针体(2)贯穿连接在所述外壳(3)和所述粘贴片(1)的内侧,所述外壳(3)固定安装在所述粘贴片(1)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3)的内侧,所述分隔板将外壳(3)分为顶腔和底腔,所述盛放板(4)移动连接在所述顶腔内,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所述盛放板(4)和所述分隔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针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卡块(5)移动连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卡块(5)和所述凹槽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蓉黄丽强朱小娟郭海莲周元培曹灿灿许娴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