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智能安全,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端到端的生成不可感知对抗补丁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深度神经网络被应用于人脸识别、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和其他的计算机视觉任务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研究发现,在原始数据上添加一些人眼不能轻易识别的特定的扰动,便能使深度神经网络发生错误的判断大幅度降低深度神经网络的准确性。这个过程便叫做对抗攻击,这些特定的扰动叫做对抗扰动,加上扰动后的数据叫做对抗样本。对抗攻击揭示了深度神经网络的脆弱性。
2、在现代化的今天,智能驾驶,语音识别,图像医疗等使用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遍布于社会。这些先进技术都基于特定的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模型,所以都能够被某些特定的对抗扰动攻击以至于发生错误的判断。如果在未来的场景中,某些使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被人为攻击则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而研究对抗攻击能够加深对深度神经网络的理解来提高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所以研究对抗攻击就显得尤为重要。
3、对抗扰动揭示了深度学习模型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给深度学习技术的普遍应用带来了严峻的安全挑战。在研究对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到端的生成不可感知对抗补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到端的生成不可感知对抗补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损失函数的计算方法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到端的生成不可感知对抗补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超,闻永明,周维,张锦弘,王新宇,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