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qPC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7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5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样本前处理和扩增的多重qPC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上设置有样本腔,所述样本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流道,所述第一连通流道内设置有第一蜡阀,所述第一连通流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裂解液存放区。本技术无需多余的存储液体胶囊;流道设计简单,流体的连接输送更容易,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具体为一种实现样本前处理和扩增的多重qpc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1、核酸提取过程需要精确的按步骤执行,这些步骤复杂且重复度高,包括稀释、定量、震荡、离心、融合等操作,人工配液定量加入各种溶液,其中某些操作都是反复进行操作,最后将完成核酸提取的样品与扩增试剂按比例混合加入到扩增反应管中,扩增仪通过高精度控温以及荧光扫描得出扩增数据。人工操作步骤越多,越容易造成人为的检测误差,或者实验室气溶胶污染等问题。所以需要将上述这些步骤集成在一起,做成一体化的核酸检测poct产品非常有必要,但是现有技术的产品,有以下不足:

2、1)cn 113249215 a:圆筒式盒体的设计,虽然流路的设计相比较简单,但是产品部件较多,量产需要很多套模具,生产成本很高,而且量产的产品单价和组装成本很高。

3、2)cn 110142066 b:圆盘式设计,成本低,但是流道设计复杂,会导致实际实验时,流体的控制会出现意外情况,此项专利技术式样本裂解后直接离心到扩增孔内进行扩增,其检测灵敏度不佳,即现有技术中离心微流控实现磁珠法核酸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qPC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主体(1)上设置有样本腔(2),所述样本腔(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流道(3),所述第一连通流道(3)内设置有第一蜡阀(4),所述第一连通流道(3)的另一端设置有裂解液存放区(5),所述裂解液存放区(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虹吸流道(6),所述第一虹吸流道(6)上设置有第二蜡阀(7),所述第一虹吸流道(6)的另一端设置有磁珠混合液体存放区(8),所述磁珠混合液体存放区(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通流道(9),所述第二连通流道(9)上设置有第三蜡阀(10),所述第二连通流道(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清洗液存放区(1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qpcr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芯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主体(1)上设置有样本腔(2),所述样本腔(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通流道(3),所述第一连通流道(3)内设置有第一蜡阀(4),所述第一连通流道(3)的另一端设置有裂解液存放区(5),所述裂解液存放区(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虹吸流道(6),所述第一虹吸流道(6)上设置有第二蜡阀(7),所述第一虹吸流道(6)的另一端设置有磁珠混合液体存放区(8),所述磁珠混合液体存放区(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通流道(9),所述第二连通流道(9)上设置有第三蜡阀(10),所述第二连通流道(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清洗液存放区(11),所述第一清洗液存放区(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通流道(12),所述第三连通流道(12)上设置有第四蜡阀(13),所述第三连通流道(12)的另一端设置有洗脱液存放区(14),所述洗脱液存放区(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虹吸管道(15),所述第二虹吸管道(15)的另一端设置有分液流道(16),所述分液流道(16)上设置有若干检测扩增孔(17),所述分液流道(16)的另一端设置有废液池(18),所述废液池(18)的一侧设置有出气流道(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菁钱江洪程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邦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