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抗震,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抗震设计与施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
2、传统的抗震方式中,多通过加强建筑的刚性连接以达到提高抗震能力的效果,然而刚性连接其本身无法对受到的震动进行减缓,则其受力极限相对于柔性连接有所不足,一旦超出其受力极限,则结构容易发生断裂或垮塌,进而极大地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包括贴合板、固定筒和固定座,所述贴合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围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
4、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摩擦桩,所述摩擦桩的外壁搭接安装有加固砂石层,所述加固砂石层的底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包括贴合板(1)、固定筒(2)和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的外围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0),所述减震油缸(7)的外壁贴合安装有缓冲垫(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10)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连接栓(12),所述减震垫(10)的顶部与底部嵌入安装有螺纹孔(13),所述固定筒(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包括贴合板(1)、固定筒(2)和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筒(2),所述固定筒(2)的外围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0),所述减震油缸(7)的外壁贴合安装有缓冲垫(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10)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连接栓(12),所述减震垫(10)的顶部与底部嵌入安装有螺纹孔(13),所述固定筒(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保护层(14),所述固定座(3)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贯穿孔(15),所述摩擦桩(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尖端头(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楠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