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设备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866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4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设备及用电装置,包括模组支架的内部形成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设置有导轨组件;以及电池模组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设有凸出于电池模组的底面设置的弧面支撑部,弧面支撑部用于与导轨组件滑动接触配合。此时电池模组的底面被顶起而悬置在导轨组件的轨面上方,弧面支撑部与导轨组件的滑动接触面积大大减小,滑动摩擦阻力也减小,将电池模组平推装入电池仓或者从电池仓内平拉取出时操作便捷省力,降低后续电池模组频繁装拆的维护难度,且电池模组通过弧面支撑部与导轨组件抵接,接触面圆滑且接触面积小,电池模组的箱体表面的漆层不容易被刮伤,避免影响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设备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储能系统是指将电能等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媒介存储起来,在有需要的时候再将其释放的一种系统。按照存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包括氢、碳氢、碳氢氧还有电化学储能方式。电化学储能中又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蓄电池和钠基电池等。物理储能则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储能等。

2、锂离子电池由于拥有能量密度高、响应速率快、放电时间长的优点,因而被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储能方式,锂离子电池通常以电池模组的形式存在,且为了提升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和密度,一般是将多个电池模组沿横、纵方向堆叠安装至电池簇架中,多个电池模组采用串/并联方式电连接,以使储能系统获得多个电池模组的能量之和。为了装载固定电池模组,电池簇架的电池仓内设计有导轨,电池模组以平推或平拉方式沿着导轨滑移实现装入或取出电池簇架。然后,由于电池模组的底面与导轨的大面直接接触,滑动接触面积大,导致滑动摩擦阻力大,一方面会造成电池模组平推或平拉移动困难,装拆操作费时耗力,不便于后期维护作业,另一方面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体和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体,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沿着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的其中一侧长边布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沿着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的另一侧长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设为半圆形支撑块,所述半圆形支撑块的半圆形弧面设为所述弧面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内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体和至少两个第二支撑体,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体沿着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的其中一侧长边布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体沿着所述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的另一侧长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设为半圆形支撑块,所述半圆形支撑块的半圆形弧面设为所述弧面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内凹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半圆形支撑块装设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弧面支撑部伸出所述容置槽的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均设为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的装设在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且所述滚轮的轮周面设为所述弧面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支撑部与所述凹槽的槽底间隔配合,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与所述导轨组件的轨面抵接。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