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56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容纳于镜筒中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中,透镜组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至第六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符号的正负属性相同;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设置有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外径D0m、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满足0.5≤D0m/[DT62×Tan(Semi‑FOV)]≤1.0,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满足1.5≤D5m/f6≤3.0,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与第五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5满足3.0≤T56/CP5≤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1、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人眼球的卖点层出不穷,并且产品智能化和功能多样化需求逐渐提升,如各家终端在机器视觉和电子产品摄像方面功能不断突破,对于摄像头也有了新的功能需求。

2、为满足各类产品更大的摄像范围需求,具有广角、小型化特性且成像质量高的摄像镜头是目前市场所需。对于六片式光学镜头,为了实现光学镜头的广角特性,且同时保证小型化,需要合理设计镜面参数及镜头结构排布等,但由此通常会使得第五空气间隔对场曲的变化比较敏感,同时也会使得第六透镜较为敏感,影响系统性能和良率。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可以开发一款广角摄像头,通过合理的非球面镜设计和结构排布,在保证镜头小型化的同时,使得其具有更大的视场角和成像能力,用以满足有着广角需求的电子产品,且能够合理控制第五空气间隔及第六透镜的敏感度,保证系统性能和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镜筒和容纳于所述镜筒中的透镜组和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容纳于所述镜筒中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一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第二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三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第四间隔元...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容纳于所述镜筒中的透镜组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一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第二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三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第四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第一间隔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直接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李洋王泽光朱佳栋丁先翠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