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部件、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842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部件、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该壳体部件包括后壳以及叶片组件。后壳设有出音孔。叶片组件包括可动设置于后壳的叶片以及动力源。叶片具有关闭出音孔的关闭状态以及打开出音孔的打开状态。动力源被构造成驱动叶片在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该壳体部件能够打开或关闭的出音孔。该壳体部件应用于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时,既便于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发声,又可以保护发音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部件、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娱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产品。终端设备通常利用发音器件来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以具备发声功能。

2、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终端设备的发音器件的振动件外露而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壳体部件、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该壳体部件能够打开或关闭的出音孔。该壳体部件应用于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时,既便于发音装置以及终端设备发声,又可以保护发音组件。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部件,包括后壳以及叶片组件。后壳设有出音孔。叶片组件包括可动设置于后壳的叶片以及动力源。叶片具有关闭出音孔的关闭状态以及打开出音孔的打开状态。动力源被构造成驱动叶片在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5、该壳体部件通过后壳设置出音孔,并通过动力源驱动叶片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所述后壳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为快门组件;和/或,所述叶片可复位至所述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后壳设有第二滑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转接件,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转接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叶片可摆动设置于所述后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至少为两个,并呈扇形状,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叶片一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所述后壳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为快门组件;和/或,所述叶片可复位至所述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后壳设有第二滑槽以及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转接件,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转接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叶片可摆动设置于所述后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至少为两个,并呈扇形状,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叶片一一对应,并沿所述出音孔的外边缘间隔设置;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叶片一一对应;或者,所述叶片组件还包括联动单元,所述动力源通过所述联动单元驱动至少两个所述叶片同步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微控马达。

7.一种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音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组件包括第一发音器件,所述第一发音器件包括可动设置于所述出音孔处的第一振动件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振动件振动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振动件与所述后壳活动连接,并与所述叶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内板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音组件还包括第二发音器件,所述第二发音器件包括第二振动件以及驱动所述第二振动件振动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振动件与所述第一振动件活动连接,并与所述叶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内板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音器件还包括第一折环,所述第一振动件通过所述第一折环设置于所述后壳;和/或,所述第二发音器件还包括第二折环,所述第二振动件通过所述第二折环设置于所述第一振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件呈环形,并内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二振动件通过所述安装口嵌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荣张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