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19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涉及石油化工流体装卸技术领域。包括矩形框座,矩形框座顶面背侧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臂体调节结构,矩形框座外侧设置有加强锁定结构,立柱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该装卸臂,臂体调节结构保证第一接管、第一内管臂、第一中管臂和第一外管臂整体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转动,第二接管、第二内管臂、第二中管臂和第二外管臂整体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转动,当罐车距离较远时,无需移动罐车,控制该装卸臂进行转动即可与罐车进行连接,该移动式臂车的装卸臂足够灵活,能够应对各种场地使用,装卸过程中,在槽车正常移动范围内与槽车随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流体装卸,具体为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


技术介绍

1、流体装卸臂是用转动灵活、密封性能好的旋转接头与管道串联起来,用于罐车与储运管线之间传输液体介质的挠性设备。

2、现有一种新型流体装卸臂(授权公告号:cn 217780745 u)存在下述缺陷:上述装卸臂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流体装卸臂、槽车料口的使用时限,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液体的外泄,但是针对现有的部分普通固定式流体装卸臂,通常存在当罐车停靠距离不够,不易进行连接的缺点,在连接时需要较精确的控制罐车的位置,导致停靠耗费的时间较长,进而导致传输液体的工作效率降低,为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包括矩形框座,矩形框座顶面背侧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臂体调节结构,臂体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立柱一侧的第一接管,第一接管的顶部管口连接有第一内管臂,第一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包括矩形框座(1),其特征在于:矩形框座(1)顶面背侧设置有立柱(3),立柱(3)上设置有臂体调节结构,臂体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立柱(3)一侧的第一接管(4),第一接管(4)的顶部管口连接有第一内管臂(401),第一内管臂(401)的外端朝下管口接通有连接管(408),连接管(408)外端朝右管口连接有第一中管臂(402),第一中管臂(402)的外端朝右管口连通有连接管(408),连接管(408)的外端朝下管口连接有第一外管臂(403),立柱(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管(404),第二接管(404)的顶部管口连接有第二内管臂(405),第二内管臂(40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包括矩形框座(1),其特征在于:矩形框座(1)顶面背侧设置有立柱(3),立柱(3)上设置有臂体调节结构,臂体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立柱(3)一侧的第一接管(4),第一接管(4)的顶部管口连接有第一内管臂(401),第一内管臂(401)的外端朝下管口接通有连接管(408),连接管(408)外端朝右管口连接有第一中管臂(402),第一中管臂(402)的外端朝右管口连通有连接管(408),连接管(408)的外端朝下管口连接有第一外管臂(403),立柱(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管(404),第二接管(404)的顶部管口连接有第二内管臂(405),第二内管臂(405)的外端朝下管口连通有连接管(408),连接管(408)的朝右管口连接有第二中管臂(406),第二中管臂(406)的外端朝下管口连通有连接管(408),连接管(408)的外端朝左管口连接有第二外管臂(407),矩形框座(1)外侧设置有加强锁定结构,用于增强该臂的稳定性,立柱(3)上设置有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4)一端开口朝向正面,第二接管(404)一端开口朝向背面,第一接管(4)和第二接管(404)用于与外部流体管相连通,第一外管臂(403)与第二外管臂(407)用于与罐车的流体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车卸料对接流体装卸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立柱(3)两侧且分别与第一内管臂(401)和第二内管臂(405)连接处顶部相固定的连接杆(303),连接杆(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新张建平张保磊张宝石牛高飞孟新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特安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