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11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属于生态廊道相关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坡本体和集雨灌溉机构,所述防护坡本体上设有绿化种植区且该绿化种植区为斜坡,所述绿化种植区上排列设置有若干组凹陷槽,所述防护坡本体的底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为平面设置,所述集雨灌溉机构设置在防护坡本体上,所述集雨灌溉机构包括集雨组件和若干个灌溉组件,本装置通过设置的若干组凹陷槽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支撑以及较为安全的施工环境,同时,生态袋布设更加稳定以及美观,通过集雨灌溉机构能够实现将水通过滴答流动的方式将收集的雨水为植物提供灌溉,使得植物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且避免收集雨水流失过快影响后续的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廊道相关,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


技术介绍

1、生态廊道也称生物廊道,是指在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单元的生态系统空间类型,能够满足物种的扩散、迁移和交换,是构建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廊道中会使用到防护坡;防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2、目前的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大部分都采用生态袋来进行逐个叠合进行码放于防护坡上,起到拦挡防护,防止土壤流失侵蚀,同时恢复植被的一项工程技术,而在生态袋叠合进行码放过程中,由于防护坡坡度的影响,工作人员难以进行作业,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雨水收集完成后,对生态袋中的植物进行灌溉时,雨水灌溉水流失过快影响后续的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坡本体(1)和集雨灌溉机构(2),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设有绿化种植区(11)且该绿化种植区(11)为斜坡,所述绿化种植区(11)上排列设置有若干组凹陷槽(12),所述防护坡本体(1)的底座设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为平面设置,所述集雨灌溉机构(2)设置在防护坡本体(1)上,所述集雨灌溉机构(2)包括集雨组件(21)和若干个灌溉组件(22),所述集雨组件(21)设置在防护坡本体(1)的上端,若干个所述灌溉组件(22)依次均匀排列设置在绿化种植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坡本体(1)和集雨灌溉机构(2),所述防护坡本体(1)上设有绿化种植区(11)且该绿化种植区(11)为斜坡,所述绿化种植区(11)上排列设置有若干组凹陷槽(12),所述防护坡本体(1)的底座设有底板(13),所述底板(13)为平面设置,所述集雨灌溉机构(2)设置在防护坡本体(1)上,所述集雨灌溉机构(2)包括集雨组件(21)和若干个灌溉组件(22),所述集雨组件(21)设置在防护坡本体(1)的上端,若干个所述灌溉组件(22)依次均匀排列设置在绿化种植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组件(21)包括若干个集雨板(211),所述防护坡本体(1)的上端设有集雨区(14),若干个所述集雨板(211)依次均匀排列设置在集雨区(14)上将集雨区(14)覆盖,若干个集雨板(211)上均设有集雨槽(212),若干个所述集雨板(211)均为可拆卸式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廊道绿化防护坡,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灌溉组件(22)均包括灌溉管道(221)、排水管(222)和排水口(223),所述灌溉管道(221)的一端连接在防护坡本体(1)上端集雨区(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璟如朱秋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