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1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7
本申请涉及热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包括喷枪和壳体,壳体一端开设有出风口,喷枪设置于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内衬管,喷枪的喷嘴设置于内衬管内,壳体上设置有进风管,内衬管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流结构;本申请中的喷枪将燃料燃烧后的燃料尾气喷射到内衬管中,内衬管的温度升高,同时进风管向内衬管的外壁和壳体的内壁之间输送空气,空气在出风口处与燃烧尾气充分混合,同时对内衬管进行降温和空气的初步升温,导流结构可增加空气在壳体内的运动路径,使空气与内衬管充分的进行热交换,空气的流速和压力分布更为均匀,也使空气与燃料尾气混合的更为充分,提高热源气的稳定性也提高对内衬管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解,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


技术介绍

1、热解炉,通过燃烧器燃烧燃料提供热量,燃烧尾气与自然空气混合得到温度稳定的热解源气,热解源气加热原料使其在高温环境下实现分解转化。

2、现有技术中,热解炉包括炉体、燃烧器喷嘴和内衬结构,燃烧器喷嘴安装在炉体上,内衬结构安装在炉体内,燃烧器喷嘴将燃烧尾气喷射在内衬结构中,空气从炉体的侧壁输入,与燃烧器喷嘴的内衬结构接触后向下方流动,常温空气可吸收内衬结构的温度,对内衬结构有一定的降温作用,空气也同时得到初步的加热,空气到达内衬结构的出口与燃烧尾气混合,形成热源气体。

3、对于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空气在炉体内的行程较短,空气与内衬结构之间的热量可能不够充分,因此可能无法有效降低内衬结构的温度,故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空气对内衬结构的降温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包括喷枪(1)和壳体(2),所述壳体(2)一端开设有出风口(21),所述喷枪(1)设置于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出风口(21)的一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内衬管(3),所述喷枪(1)的喷嘴贯穿所述壳体(2)设置于所述内衬管(3)内,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出风口(21)的一端上设置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与所述壳体(2)的内部连通,且设置于所述内衬管(3)的外壁和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所述内衬管(3)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所述进风管(4)输入的空气在所述壳体(2)内的行程的导流结构(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包括喷枪(1)和壳体(2),所述壳体(2)一端开设有出风口(21),所述喷枪(1)设置于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出风口(21)的一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内衬管(3),所述喷枪(1)的喷嘴贯穿所述壳体(2)设置于所述内衬管(3)内,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出风口(21)的一端上设置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与所述壳体(2)的内部连通,且设置于所述内衬管(3)的外壁和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所述内衬管(3)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所述进风管(4)输入的空气在所述壳体(2)内的行程的导流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5)包括螺旋片(51),所述螺旋片(51)螺旋围设在所述内衬管(3)的外壁上,且所述螺旋片(51)的宽度同所述内衬管(3)的外壁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之间的间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旋风换热的热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4)和所述螺旋片(51)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风管(4)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出风口(21)的一端上,多个所述螺旋片(51)的一端均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2)的内顶壁上,且所述进风管(4)设置于相邻所述螺旋片(51)之间。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代凤玉王敏孟庆炜赵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