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01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输液架,包括竖架以及设置于竖架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竖架的两端外壁顶部均设置有升降块,且升降块的外壁均安装有挂钩,所述竖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两个挂钩的高度进行改变的升降机构;本技术中,通过底座以及底座底部的四个万向轮,即可改变装置整体的位置,通过启动两个液压缸,使得其活塞杆一端伸出,进而将底板顶出至与地面贴合,再通过多个条形块,即可增大底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使得装置整体定点使用时更加稳定,当需要改变两个挂钩的高度时,通过升降机构的启动,即可改变两个挂钩的高度,进而便于身高不够的医护人员在挂钩上挂接输液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稳定输液架


技术介绍

1、目前输液是大多数医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常用手段,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一定剂量注射液,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达到注射药物、补充体液或提供营养物质之目的,在输液的过程中,则会需要使用到输液架。

2、现有技术中的稳定输液架为了保证其稳定的特点,其底部都较重,进而多数稳定输液架都不便于移动,从而在医护人员移动输液架的位置时较为费力和麻烦,且现有技术中的多数输液架,其挂接输液瓶的挂钩的高度不便于改变,进而当医护人员身高不够时,则会导致医护人员挂接输液瓶较为不方便,可能还需要借助外界的工具对输液瓶进行挂接,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稳定输液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输液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稳定输液架,包括竖架以及设置于竖架底部的底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输液架,包括竖架(1)以及设置于竖架(1)底部的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底部外壁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竖架(1)的两端外壁顶部均设置有升降块(10),且升降块(10)的外壁均安装有挂钩(9),所述竖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两个挂钩(9)的高度进行改变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驱动电机(19),两个第二驱动电机(19)分别安装于竖架(1)的顶部外壁两端,所述竖架(1)的另一侧外壁的两端均开有竖槽,且竖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且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输液架,包括竖架(1)以及设置于竖架(1)底部的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底部外壁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万向轮(7),所述竖架(1)的两端外壁顶部均设置有升降块(10),且升降块(10)的外壁均安装有挂钩(9),所述竖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对两个挂钩(9)的高度进行改变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第二驱动电机(19),两个第二驱动电机(19)分别安装于竖架(1)的顶部外壁两端,所述竖架(1)的另一侧外壁的两端均开有竖槽,且竖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且两个升降块(10)分别通过螺纹转动套接于两个第二螺纹杆(18)的圆周外壁顶部,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螺纹杆(18)的顶部外壁,所述竖架(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面板(3),且两个第二驱动电机(19)均与控制面板(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稳定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顶部外壁开有横槽,横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云罗新满王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西蒙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