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92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5
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底部为封闭状,所述支撑筒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支撑筒同心布置,所述支撑筒外表面通过连接件螺纹连接有三个呈环形等距布置的用于夹持轴承圈的螺柱,所述螺柱沿着支撑筒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螺柱一端延伸至支撑筒内,所述螺柱处于支撑筒外侧的一端连接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与螺柱相互垂直布置,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将三个螺柱依次转动时面向人员的一侧,无须人员走动调整站位,缩减人员走动步数,降低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属于轴承生产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1、轴承的生产加工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尤其是在针对轴承圈表面的打磨工艺来说,要求很严格,当需要对轴承圈进行打磨时,通常是通过一夹具对轴承圈进行固定之后,然后再对轴承圈进行打磨。目前,将轴承圈置于支撑筒内,然后拧动支撑筒表面的三个呈环形等距布置的螺柱,使三个螺柱均压持轴承圈,实现将轴承圈限制在支撑筒内,方便与轴承圈内表面的打磨,因三个螺柱呈环形等距布置,故在拧动三个螺柱时,需要人员变换站立位置,然后拧动螺柱,此种方式增加了人员的步数,导致人员劳动量增加,故需要设计一种减少人员走动步数的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实现将三个螺柱依次转动时面向人员的一侧,无须人员走动调整站位,缩减人员走动步数,降低劳动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底部为封闭状,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包括支撑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底部为封闭状,所述支撑筒(1)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与支撑筒(1)同心布置,所述支撑筒(1)外表面通过连接件螺纹连接有三个呈环形等距布置的用于夹持轴承圈的螺柱(8),所述螺柱(8)沿着支撑筒(1)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螺柱(8)一端延伸至支撑筒(1)内,所述螺柱(8)处于支撑筒(1)外侧的一端连接固定有把手(9),所述把手(9)与螺柱(8)相互垂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螺纹套(10),所述支撑筒(1)外表面呈环形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包括支撑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底部为封闭状,所述支撑筒(1)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端与支撑筒(1)同心布置,所述支撑筒(1)外表面通过连接件螺纹连接有三个呈环形等距布置的用于夹持轴承圈的螺柱(8),所述螺柱(8)沿着支撑筒(1)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螺柱(8)一端延伸至支撑筒(1)内,所述螺柱(8)处于支撑筒(1)外侧的一端连接固定有把手(9),所述把手(9)与螺柱(8)相互垂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螺纹套(10),所述支撑筒(1)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布置有三个半圆状的第一螺纹套(10),所述第一螺纹套(10)一端通过铰链铰接有半圆状的第二螺纹套(14),所述第二螺纹套(14)通过定位件与支撑筒(1)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10)远离铰链的一端连接固定有第一连板(11),所述第一连板(11)与第二连板(12)相贴合,所述第二连板(12)与第二螺纹套(14)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板(11)通过连接螺栓(13)与第二连板(12)连接固定,所述螺柱(8)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套(10)和第二螺纹套(14)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板(11)与第一螺纹套(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板(12)与第二螺纹套(14)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支耳(16),所述第二螺纹套(14)背离第一螺纹套(10)的一面中部位置连接固定有支耳(16),所述支撑筒(1)外表面呈环形等距开设有三个条形口(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阿生蒋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超强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