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81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3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它解决了现有结构设计不合理针管缺少针芯影响穿刺成功率等技术问题。包括硬膜外穿刺针和腰椎穿刺针,硬膜外穿刺针具有硬膜穿刺针管和硬膜穿刺针芯,腰椎穿刺针具有可穿设于硬膜穿刺针管内的腰椎针针管以及插于腰椎针针管内的腰椎针针芯,硬膜穿刺针管一端朝向外侧弯曲且硬膜穿刺针管的弯曲端远离弯曲方向的一侧具有背孔,背孔周向外侧形成针管针面,硬膜穿刺针芯一端具有与针管针面位于同一平面的针芯针面,腰椎针针管一端具有侧孔。优点在于:该装置在硬膜外穿刺针内和腰椎穿刺针内安装针芯,在穿刺前通过转动针芯座,可便于送管或拔针芯顺利,从而确保穿刺成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


技术介绍

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套针是将腰椎穿刺针穿过硬膜外穿刺针内腔,再从硬膜外穿刺针针面滑过,进入患者蛛网膜下腔,由于硬膜外穿刺针的针尖面高于针管中心,此时非常容易划伤腰椎穿刺针针尖,影响腰椎穿刺针继续穿刺进入患者蛛网膜下腔,有时需要退出硬膜外穿刺针,更换新的硬膜外穿刺针,再次对病人进行穿刺,对病人造成较大的穿刺伤害。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置硬膜外麻醉导管的联合麻醉穿刺针[202123294092.3],包括穿刺针本体、麻醉针和硬膜外导管,通过穿刺针本体包括有承载座,承载座左侧设置有固定栓,固定栓左侧固定设置有外针,外针左侧设置有针头,针头底部设置有底部通孔,针头左侧设置有后部通孔,针头底部与外针的外径平行。

3、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时穿刺过程中不足对病人造成伤害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结构设计不合理针管缺少针芯影响穿刺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包括硬膜外穿刺针(1)和腰椎穿刺针(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1)具有硬膜穿刺针管(11)和插于硬膜穿刺针管(11)内的硬膜穿刺针芯(12),所述的腰椎穿刺针(2)具有可穿设于硬膜穿刺针管(11)内的腰椎针针管(21)以及插于腰椎针针管(21)内的腰椎针针芯(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膜穿刺针管(11)一端朝向外侧弯曲且硬膜穿刺针管(11)的弯曲端(13)远离弯曲方向的一侧具有供腰椎针针管(21)穿出的背孔(14),且所述的背孔(14)周向外侧形成针管针面(15),且所述的硬膜穿刺针芯(12)一端具有与针管针面(15)位于同一平面的针芯针面(16),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包括硬膜外穿刺针(1)和腰椎穿刺针(2),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1)具有硬膜穿刺针管(11)和插于硬膜穿刺针管(11)内的硬膜穿刺针芯(12),所述的腰椎穿刺针(2)具有可穿设于硬膜穿刺针管(11)内的腰椎针针管(21)以及插于腰椎针针管(21)内的腰椎针针芯(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膜穿刺针管(11)一端朝向外侧弯曲且硬膜穿刺针管(11)的弯曲端(13)远离弯曲方向的一侧具有供腰椎针针管(21)穿出的背孔(14),且所述的背孔(14)周向外侧形成针管针面(15),且所述的硬膜穿刺针芯(12)一端具有与针管针面(15)位于同一平面的针芯针面(16),所述的腰椎针针管(21)一端具有位于背孔(14)外侧的侧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膜穿刺针管(11)远离背孔(14)的一端具有硬膜针针管座(3),所述的硬膜穿刺针芯(12)穿设于硬膜针针管座(3)内在硬膜穿刺针芯(12)远离针芯针面(16)的一端具有与硬膜针针管座(3)相抵靠的硬膜针针芯座(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膜针针管座(3)和硬膜针针芯座(4)之间通过硬膜针定位卡口(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背孔的联合麻醉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椎针针管(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寅张沈毅伍世文何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