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763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2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三支撑杆,四个第三支撑杆之间固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设有微型泵机,微型泵机的输入端固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端螺纹连接有流通管,流通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流通孔,四个第一支撑杆与四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固设有固定机构,多个第一支柱上端均固设有弧形夹板,具有可使炙疗的热点高度距腹部的距离不会随艾条的燃烧而发生改变,且可对艾条燃烧后的艾条灰进行收集,以不会阻碍热量向腹部的传输,从而可提高炙疗的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具体是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需要针对不同病情对不同的部位实施灸疗,灸疗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2、现有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在使用时,随着艾条的燃烧,艾条燃烧点的高度位置会不断发生改变,从而会使艾条热点与腹部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会使艾条的热点离腹部的距离过远或过近,从而会影响艾灸治疗的效果,且艾条燃烧后的灰烬会掉落至装置的下方,会对艾条的热量传输造成阻挡,从而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具有可使灸疗的热点高度距腹部的距离不会随艾条的燃烧而发生改变,且可对艾条燃烧后的艾条灰进行收集,以不会阻碍热量向腹部的传输,从而可提高炙疗的效果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三支撑杆,四个所述第三支撑杆之间固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设有微型泵机,所述微型泵机的输入端固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螺纹连接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壳体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一支撑杆,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与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固设有固定机构;

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四个第一支撑杆固设的第一圆盘,以及与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固设的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上端绕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并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支柱,多个所述第一支柱上端均固设有弧形夹板。

4、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圆盘及第二圆盘中部的第一通孔,多个所述弧形夹板远离第一支柱的一侧上端均固设有与第一圆盘固接的第二支柱,多个所述弧形夹板相互抵接并相互交叉堆叠设置,所述第一圆盘的上端固设有挡板。

5、优选地,多个所述弧形夹板之间夹持固定有艾条,所述艾条的中部设置为空腔,炙疗时,所述流通管插入艾条的空腔内,所述微型泵机的输出端固设有出气斗。

6、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端固设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的横截面设置为t型,所述第三壳体下端开设有与环形滑块相适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滑块在环形凹槽内滑动。

7、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固设有固定板,每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均转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第三壳体的一端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固设有用于吸附固定的磁块。

8、优选地,所述第三壳体上端螺纹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的上侧固设有滤网。

9、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滤罩,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束带。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技术通过微型泵机将艾条燃烧产生的熏灼气体及热量通过流通孔进入流通管内,经连接管从微型泵机的输出口排出,并经出气斗进行扩散,对腹部进行灸疗,从而可使炙疗的热点高度距腹部的距离不会随艾条的燃烧而发生改变,且艾条燃烧产生的艾草灰会掉落在第一圆盘及弧形夹板上,不会掉落在过滤罩上,从而不会阻碍热量向腹部的传输,从而可提高炙疗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三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三支撑杆(19),四个所述第三支撑杆(19)之间固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端固设有微型泵机(11),所述微型泵机(11)的输入端固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上端螺纹连接有流通管(9),所述流通管(9)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4),所述第二壳体(2)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二支撑杆(16),所述第三壳体(3)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一支撑杆(15),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5)与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6)之间固设有固定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圆盘(71)及第二圆盘(72)中部的第一通孔(78),多个所述弧形夹板(73)远离第一支柱(75)的一侧上端均固设有与第一圆盘(71)固接的第二支柱(76),多个所述弧形夹板(73)相互抵接并相互交叉堆叠设置,所述第一圆盘(71)的上端固设有挡板(7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弧形夹板(73)之间夹持固定有艾条(8),所述艾条(8)的中部设置为空腔,灸疗时,所述流通管(9)插入艾条(8)的空腔内,所述微型泵机(11)的输出端固设有出气斗(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端固设有环形滑块(22),所述环形滑块(22)的横截面设置为T型,所述第三壳体(3)下端开设有与环形滑块(22)相适配的环形凹槽(24),所述环形滑块(22)在环形凹槽(24)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固设有固定板(25),每两个所述固定板(25)之间均转动设置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远离固定板(25)的一端固设有弧形板(18),所述弧形板(18)靠近第三壳体(3)的一端开设有槽口(26),所述槽口(26)内固设有用于吸附固定的磁块(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壳体(3)上端螺纹连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20),所述第二通孔(20)内壁的上侧固设有滤网(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下端螺纹连接有过滤罩(5),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束带(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所述第一壳体(1)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三壳体(3),所述第一壳体(1)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三支撑杆(19),四个所述第三支撑杆(19)之间固设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端固设有微型泵机(11),所述微型泵机(11)的输入端固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上端螺纹连接有流通管(9),所述流通管(9)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流通孔(14),所述第二壳体(2)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二支撑杆(16),所述第三壳体(3)内端对称固设有第一支撑杆(15),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5)与四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6)之间固设有固定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圆盘(71)及第二圆盘(72)中部的第一通孔(78),多个所述弧形夹板(73)远离第一支柱(75)的一侧上端均固设有与第一圆盘(71)固接的第二支柱(76),多个所述弧形夹板(73)相互抵接并相互交叉堆叠设置,所述第一圆盘(71)的上端固设有挡板(7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腹部灸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弧形夹板(73)之间夹持固定有艾条(8),所述艾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措吉杨静多杰措阚措加石明慧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藏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