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631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2
本技术属于监测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井结构,为了解决钢尺水位计的钢尺电缆在下防过程中容易缠绕在水泵管上以及钢尺水位计的测头容易触碰到从井管的花孔中喷出的水流而导致抽水试验失败的问题。本技术包括井管,所述井管内配设有用于保护钢尺水位计的测头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可拆卸连接在井管的内壁或者井管的顶部,所述保护管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开设有条形缝。本技术能够避免钢尺水位计的钢尺电缆与水泵管相互缠绕而出现下放困难的问题,还能够避免从井管花孔中窜出的水流触碰到钢尺水位计的测头,确保地下水为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监测井,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井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水监测井,是指为监测水位、水质、水温等地下水信息而建造的井管道系统。建造监测井就是通过设备系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保障地下环境质量、水源供应以及其他地下水利用工程的安全性。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是评价地下水资源储量,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指标。

2、监测井井管一般采用无缝钢管或者不锈钢管,管壁四周划开花孔,即可以使地下水渗入井内,又可以避免砂土流入井内,造成堵塞。

3、自地下水建设至后期监测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需要测量地下水水位:监测井成井后、抽水试验阶段和长期水位监测阶段。在监测井成井后和长期水位监测阶段中,测水位时,井管内水位变化不剧烈,井管内无其他障碍物影响,较便捷就能测定完成。

4、抽水试验是在监测井成井后开展的水文试验之一,其是以地下水井流理论为基础,通过在实际井孔中抽水时,通过观测水量和水位变化,来获取相关水文地质参数,评价水文地质条件。主要顺序为:(1)监测井成井;(2)井管内放入抽水泵;(3)待井内水位稳定后,开始抽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井结构,包括埋设在土体中的井管(1),所述井管(1)的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花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内配设有用于保护钢尺水位计的测头(2)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可拆卸连接在井管的内壁或者井管(1)的顶部,所述保护管包括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沿着管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缝(31),所述条形缝(31)的顶部位于地下水水位(02)最高时的上方,所述条形缝(31)的下端沿着第一管道(3)的长度方向贯通第一管道(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还包括第二管道(4),所述第二管道(4)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井结构,包括埋设在土体中的井管(1),所述井管(1)的圆周壁上开设有若干花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内配设有用于保护钢尺水位计的测头(2)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可拆卸连接在井管的内壁或者井管(1)的顶部,所述保护管包括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沿着管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缝(31),所述条形缝(31)的顶部位于地下水水位(02)最高时的上方,所述条形缝(31)的下端沿着第一管道(3)的长度方向贯通第一管道(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还包括第二管道(4),所述第二管道(4)套设在第一管道(3)的内部并与第一管道(3)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并且所述第二管道(4)上开设有与沿着第二管道(4)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缝(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会军徐建骁李龙杨博冯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