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45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换热单元,其中:沿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若干所述换热单元形成多列第一换热单元组,每列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组内的所述换热单元减少;沿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若干所述换热单元形成多列第二换热单元组,每列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组内的所述换热单元减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若干换热单元分为多列第一换热单元组和第二换热单元组,沿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每列第一换热单元组内的换热单元减少,沿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每列第二换热单元组内的换热单元减少,从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量增加,换热均匀性得到较大提升,出口流体温度均匀性也得到较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叉流换热器,特别是一种交叉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1、参照图1所示,对于均匀通道构成的交叉流换热器而言,技术人将现有技术的换热器分为4个单元(a单元、b单元、c单元、d单元),这四个单元换热面积、对流换热系数一致,只在换热温差上存在区别。根据牛顿冷却公式—q=h·a·δt,a单元所在的单元由于换热温差最大,因此换热效果也最好。同理,b单元、c单元次之,而d单元由于换热温差最小,成为了换热效果最差单元。所以,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的出口的流体1、流体2均会出现出风不均匀的情况,恶劣情况下出口流体左右两侧存在5℃及以上的温差,不能满足诸多行业的送风均匀性要求。

2、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何提高换热器出口的送风均匀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叉流换热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出口的送风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换热单元,其中:p>

3、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换热单元,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每列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组内的所述换热单元逐列减少或依次减少;沿所述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若干所述换热单元形成多列第二换热单元组,每列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组内的所述换热单元逐列减少或依次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为横向方向,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为纵向方向,且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存在温差且进行间接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换热单元,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每列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组内的所述换热单元逐列减少或依次减少;沿所述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若干所述换热单元形成多列第二换热单元组,每列所述第二换热单元组内的所述换热单元逐列减少或依次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为横向方向,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为纵向方向,且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存在温差且进行间接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换热单元具有若干第一换热通道组以及若干第二换热通道组,若干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组与若干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组交叉堆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组内的流体沿所述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中所述换热单元减少的方向流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组的流体沿所述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中所述换热单元减少的方向流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组具有若干第一换热通道,若干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沿所述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依次设置,沿所述第二流体的入口方向,每一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组的若干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通道宽度依次增大;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组具有若干第二换热通道,若干所述第二换热通道沿所述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依次设置,沿所述第一流体的入口方向,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芬郭实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