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43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及电子设备,该平衡电枢受话器包括外壳组件、振动板组件、振膜组件、电磁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杆。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隔板,隔板和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隔板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振动板组件设于第一容置腔,振动板组件包括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振动板;振膜组件设于第二容置腔;电磁驱动装置设于第一容置腔,用于磁化振动板以驱动振动板振动;驱动杆穿过隔板,且连接于振动板和振膜组件之间。本技术通过实现振动板组件和振膜组件同时鼓动空气发声,有利于提高声压级,在相同声压级情况下,拥有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受话器的,尤其涉及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平衡电枢受话器是一种电声转换装置,通常作为发声器件使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主要用于耳机、助听器、可发声的穿戴设备和可发声电子产品的发声单元。

2、现有平衡电枢受话器,两个磁体之间设置簧片来作为电枢,通过簧片的振动带动振膜组件鼓动空气发声,但是其声压级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采用双胞胎的结构设计来提高声压级,即将两个平衡电枢受话器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行振动发声,相应的增加了体积、功耗和成本。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声压级。

2、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包括:

3、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组件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振动板外周的振动板支架以及与所述振动板和所述振动板支架相连的薄膜,所述振动板包括与所述振动板支架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驱动杆连接的振动部,所述振动板支架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振动部与所述振动板支架之间形成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上磁体、下磁体、线圈和导磁芯,所述导磁芯穿设于所述线圈并伸出所述线圈的两端部,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腔和所述第一后腔内,且两者异极相对设置,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板组件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振动板外周的振动板支架以及与所述振动板和所述振动板支架相连的薄膜,所述振动板包括与所述振动板支架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驱动杆连接的振动部,所述振动板支架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振动部与所述振动板支架之间形成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包括上磁体、下磁体、线圈和导磁芯,所述导磁芯穿设于所述线圈并伸出所述线圈的两端部,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腔和所述第一后腔内,且两者异极相对设置,所述振动部位于所述上磁体和所述下磁体之间,所述导磁芯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其一端与所述振动板导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导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导磁芯之间的导磁板,所述下磁体和所述导磁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导磁芯两侧,所述隔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导磁板均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电枢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芯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所述本体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环东张红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声特美苏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