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大辉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420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9
本技术公开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能在满足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结构强度,传递扭矩平稳性要求的同时,实现低速比角度扭矩信号实时精确输出。通过旋动上盖带动角度扭矩传感器旋转直到传感器预定位块与传感器限位立柱相抵触,再用两颗对称布置的塞打螺钉将上盖与支撑壳体连接固定,完成角度扭矩传感器在支撑壳体和上盖内腔的安装定位。利用蜗轮锁紧螺母抵顶轴承二的轴承外圈的一侧,以对支撑壳体轴承室内的轴承一实施相对预紧,消除蜗轮晃动带来的噪音影响。通过旋动蜗杆旋紧螺母,以对蜗杆两端所设轴承实施相对预紧,避免蜗杆在运转中轴向窜动。该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配,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属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场景的普及应用,对转向器的使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动助力转向器(electric powersteering,eps)是一种节能、安全、环保的高科技型汽车转向装置。eps已成为全球汽车产品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eps结构紧凑,易于装配和维护,集成性好;eps对于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而言,是转向系统的最佳选择。

2、对于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器(ceps)和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器(peps),需要使用到检测方向盘转动角度信号和扭矩信号的装置。在这类电动助力转向器中,蜗轮蜗杆啮合传动主要起到减速和传递扭矩的作用,传统的带霍尔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无法同时实现角度、扭矩信号实时检测,受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内部空间的制约,无法再安装带角度信号的传感器。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普及应用,对具有角度扭矩信号的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器大量需求,需重新设计产品结构,实现低速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蜗轮锁紧螺母、箱体、第一空腔、第二空腔、轴承室二、蜗轮输出轴、蜗杆、轴承一、传感器定子、支撑壳体、轴承室一、传感器限位立柱、角度扭矩传感器、传感器定位凸台、上盖、传感器预定位块、塞打螺钉、花键输入轴、蜗杆旋紧螺母、轴承二、扭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过盈配合装配在所述轴承室一内,所述轴承一过盈配合压装在所述蜗轮输出轴上,所述蜗轮输出轴上通过套管焊接所述传感器定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轮、蜗轮锁紧螺母、箱体、第一空腔、第二空腔、轴承室二、蜗轮输出轴、蜗杆、轴承一、传感器定子、支撑壳体、轴承室一、传感器限位立柱、角度扭矩传感器、传感器定位凸台、上盖、传感器预定位块、塞打螺钉、花键输入轴、蜗杆旋紧螺母、轴承二、扭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过盈配合装配在所述轴承室一内,所述轴承一过盈配合压装在所述蜗轮输出轴上,所述蜗轮输出轴上通过套管焊接所述传感器定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矩传感器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腔壁设有所述传感器预定位块,所述上盖内腔壁设有避让所述传感器定位凸台的避空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非接触式角度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大辉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黄大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