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扩链剂、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聚氨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及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41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9
含有下式(1)所示的胺化合物(X),且胺化合物(X)中的反式体的比率为50摩尔%以上的聚氨酯扩链剂;包含前述聚氨酯扩链剂的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利用前述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的聚氨酯系树脂;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多元醇化合物(B)及前述聚氨酯扩链剂进行反应而成的聚氨酯系树脂;包含前述聚氨酯系树脂的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将前述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成型而成的成型体;以及,包含前述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或前述成型体的物品。(下式(1)中,R1~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以上且4以下的烃基,p及q各自独立地为0以上且4以下的整数,p及q中的至少一者为1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扩链剂、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聚氨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及物品


技术介绍

1、聚氨酯系树脂例如机械强度、柔软性、耐磨耗性、耐油性等优异,被广泛使用于各种产业领域中。

2、聚氨酯系树脂能够通过例如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及扩链剂的反应来得到。通过变更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及扩链剂的种类、配混比例,能够调整所得到的聚氨酯系树脂的各种物性。

3、作为关于这样的聚氨酯系树脂的技术,例如可列举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技术。

4、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通过向非水系分散介质中的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配混含有扩链剂、非水系分散介质及分散稳定剂的扩链剂的分散液,并进行扩链反应而得到。

5、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聚氨酯分散液,其包含多异氰酸酯及具有活性氢部分的分子、以及任意的扩链剂和/或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且多异氰酸酯含有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化合物。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91519号公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扩链剂,其包含下式(1)所示的胺化合物(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其中,所述胺化合物(X)包含选自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其中,所述胺化合物(X)中的反式体的比率为100摩尔%以下。

4.一种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其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多元醇化合物(B)、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C)。

5.一种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其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多元醇化合物(B)反应而成的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聚氨酯扩链剂,其包含下式(1)所示的胺化合物(x),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其中,所述胺化合物(x)包含选自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其中,所述胺化合物(x)中的反式体的比率为100摩尔%以下。

4.一种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其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多元醇化合物(b)、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c)。

5.一种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其包含: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多元醇化合物(b)反应而成的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c)。

6.一种聚氨酯系树脂,其由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聚氨酯系树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

7.一种聚氨酯系树脂,其是使多异氰酸酯化合物(a)、多元醇化合物(b)、及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扩链剂(c)反应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氨酯系树脂,其中,所述聚氨酯扩链剂(c)中的活性氢基数相对于所述多元醇化合物(b)中的活性氢基数与所述聚氨酯扩链剂(c)中的活性氢基数的合计量之比为0.01以上且0.5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雄磨赤井优花花冈拓磨池内孝介河野和起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