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植生绿化,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道路工程边坡、河道护堤坡面的稳定性及耐久性及城市道路绿化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又要满足公共服务的属性,在道路的路堑和路堤的坡面进行护坡和绿色美化的生态处理愈发普遍。该施工需要一种性能介于普通混凝土和耕植土之间的新型轻质植生混凝土,其以轻质多孔材料、生物有机肥料、耕植土等为原料,并通过水泥等胶凝材料胶结而成,具有透气透水的性能,能够渗透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可以种植生长小草、灌木等植物,具有边坡稳定、耐久性好、经济合理的优点。
2、但是现有的植生混凝土护坡结构相对简单,植生混凝土面层的自身裹附效果较差,造成植物的附着力不佳,植生混凝土基层在植物根系的破坏下,容易穿刺导致不稳定及遇水起皮和植物倾倒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护坡施工结构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解决了现有植生混凝土护坡结构附着力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包括基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层(1)的外侧设有植生混凝土基层(2),植生混凝土基层(2)的外侧设有植生混凝土面层(3),基底层(1)和/或植生混凝土基层(2)内设有根系扩散通道(4),植生混凝土基层(2)内设有根系延伸通道(5),根系扩散通道(4)沿层面方向布置,根系延伸通道(5)贯通在植生混凝土面层(3)与根系扩散通道(4)之间,植生混凝土面层(3)内设有沿层面方向布置的防脱落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层(1)为土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包括基底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层(1)的外侧设有植生混凝土基层(2),植生混凝土基层(2)的外侧设有植生混凝土面层(3),基底层(1)和/或植生混凝土基层(2)内设有根系扩散通道(4),植生混凝土基层(2)内设有根系延伸通道(5),根系扩散通道(4)沿层面方向布置,根系延伸通道(5)贯通在植生混凝土面层(3)与根系扩散通道(4)之间,植生混凝土面层(3)内设有沿层面方向布置的防脱落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层(1)为土质、岩体或硬化质基底的边坡或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生混凝土基层(2)和植生混凝土面层(3)均包括种植土、水泥、腐殖质和添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植生混凝土面层附着力及耐根穿刺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系扩散通道(4)位于基底层(1)与植生混凝土基层(2)之间。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君,杜建武,肖立雄,冷如松,刘彬,曾庆生,王光辉,邓广邻,张毅,杨骥,刘珍伟,陈轶伦,黄璞,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