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埋预装变电站设备,具体为一种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
技术介绍
1、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是一种新型的变电站设计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在变电站设计中融入了多种散热模式,以提高变电站的散热能力和运行效率,全埋预装变电站是指变电站设备都嵌入地下,建在深入地下的坑道或隧道内,这种设计可以使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减少占地面积,避免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在设计全埋预装变电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设备功率密度、环境温度、散热要求等,选择适合的散热模式,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配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2、现在的装置主要通过在地表设置通风窗来散热,但是由于地下散热通风不畅,全地埋变电站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夏天地面温度高,变电站的通风窗形同虚设,甚至起到副作用,因此仅通过通风窗来散热无法达到实际效果并且智能化程度低、散热功能不完善、散热方式单一,而通风孔的引入则降低了预装式变电站的防雨水能力,特别是大雨天气下,雨水极易透过风扇或者通风孔进入变电站内部,不仅容易降低结构使用寿命,同时给变电站内的设施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包括变电箱本体(101),所述变电箱本体(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储存箱(102),所述储存箱(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土板(103),所述挡土板(103)远离储存箱(102)内壁的一侧与变电箱本体(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土板(103)的侧壁开设有入水孔(104),所述储存箱(102)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105),所述挡土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斜箱(106),所述密封斜箱(106)的外表面开设有斜槽(10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包括变电箱本体(101),所述变电箱本体(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储存箱(102),所述储存箱(1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土板(103),所述挡土板(103)远离储存箱(102)内壁的一侧与变电箱本体(10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挡土板(103)的侧壁开设有入水孔(104),所述储存箱(102)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孔(105),所述挡土板(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斜箱(106),所述密封斜箱(106)的外表面开设有斜槽(10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密封机构(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变电箱本体(101)内壁上的挤压箱(206),所述防尘板(306)的左侧开设有连接腔(207),所述连接腔(20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08),所述复位弹簧(208)远离挤压箱(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09),所述挤压板(209)的侧壁与连接腔(20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腔(207)的侧壁与密封门(204)的侧壁接触设置,所述挤压箱(206)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孔(210),所述连接腔(207)的左侧开设有传输腔(211),所述传输腔(2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膨胀气囊(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3)的侧壁设置有往复剐蹭机构(4),所述往复剐蹭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303)侧壁上的推动弧板(401),所述推动弧板(401)的侧壁接触设置有移动板(402),所述移动板(402)的侧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滑动杆(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散热模式的全埋预装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动杆(403)的两端与变电箱本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滑动杆(4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404),所述连接弹簧(404)远离移动板(402)的一端与变电箱本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平,朱军,黄振湘,李方,任秋英,沈颖辉,李雪平,陈瑶,
申请(专利权)人:恒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