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路基建设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稳定边坡的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公路、铁路、矿山及水利工程建设中,常伴有挖掘土石方后遗留的裸露边坡,为了防止边坡被破坏、在降雨或刮风环境中造成大量土体流失,施工单位通常会对边坡进行生态绿化处理,减小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达到保护路基,稳定边坡,恢复边坡自然生态的作用。
2、根据边坡的土质、倾斜角度等因素,施工时会使用不同的方法种植植被进行生态防护。总体可以分为需要在边坡进行基础搭建的鱼鳞坑、种植槽,需要设置简单固定物(如铁丝网)的喷砼工艺、客土吹附工艺,以及不需要预处理的液力喷播工艺、植生袋工艺。
3、这三类处理方式中,搭建鱼鳞坑、种植槽的人力及材料成本相对较高,而喷砼、客土吹附工艺及液力喷播工艺都需要将带有种子的材料喷洒在边坡上,当边坡防护工程和植物防护作业完成后,在降雨、降雪、大风等气象条件下极容易局部损毁,进而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边坡防护工程破坏,为防护工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带来严重挑战。
4、布设植生袋的施工方式也存在局限性,在一些区域施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由第一植生袋、第二植生袋、单向格栅、第三植生袋、双向格栅、固定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植生袋的袋内分区为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植生袋、第二植生袋及第三植生袋内的隔层是土工编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植生袋、第二植生袋、单向格栅、第三植生袋及双向格栅沿边坡叠放,所述固定桩沿边坡角度倾斜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由第一植生袋、第二植生袋、单向格栅、第三植生袋、双向格栅、固定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植生袋的袋内分区为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植生袋、第二植生袋及第三植生袋内的隔层是土工编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用的边坡植生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植生袋、第二植生袋、单向格栅、第三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阳,周继军,丁永奇,许腾飞,谢向东,祝尚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