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89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包括破碎仓、输送组件、进料组件、挤压组件、破碎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破碎仓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进料组件,所述挤压组件设置在破碎仓的内部,所述破碎组件设置在破碎仓的内部,所述下料组件设置在破碎仓的下方;本技术是由破碎仓、输送组件、进料组件、挤压组件、破碎组件和下料组件构成的一个用于对秸秆破碎防喷溅的一个装置,长杆类的秸秆通过第二输送带进行输送至第一输送带上,让秸秆进入第一机架上密闭的空间在进行破碎时不会有秸秆碎四处喷溅,秸秆叶和杂草放置在进料斗内通过进料辊均匀的往输送组件上进料,不会让秸秆叶在进料过程中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秸秆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1、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2、现有的秸秆破碎装置大多为直筒式,进料时直接进行倾倒,由于破碎装置的进料口为直上直下,会导致秸秆在破碎过程中碎屑乱飞,四处喷溅对空气和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工作人员在对破碎装置进行上料时,喷溅的秸秆碎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进行击打,造成危险,且打碎后的秸秆在下料时四处飞溅,导致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秸秆破碎过程中四处飞溅和下料四处飞溅的问题。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仓(1)、输送组件(2)、进料组件(3)、挤压组件(4)、破碎组件(5)和下料组件(6),所述破碎仓(1)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进料组件(3),所述挤压组件(4)设置在破碎仓(1)的内部,所述破碎组件(5)设置在破碎仓(1)的内部,所述下料组件(6)设置在破碎仓(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3)包括进料斗(31)、进料壳(32)、进料辊(33)和第三电机(34),所述进料斗(31)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壳(32),所述进料壳(32)与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仓(1)、输送组件(2)、进料组件(3)、挤压组件(4)、破碎组件(5)和下料组件(6),所述破碎仓(1)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进料组件(3),所述挤压组件(4)设置在破碎仓(1)的内部,所述破碎组件(5)设置在破碎仓(1)的内部,所述下料组件(6)设置在破碎仓(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3)包括进料斗(31)、进料壳(32)、进料辊(33)和第三电机(34),所述进料斗(31)的下方设置有进料壳(32),所述进料壳(32)与进料斗(31)相互连通,所述进料辊(33)转动设置在进料壳(32)内,所述进料辊(3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挡板,所述进料辊(33)通过第三电机(34)驱动,所述第三电机(34)设置在进料壳(32)的一端,所述进料壳(3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机架(21)并与第一机架(21)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的秸秆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6)包括下料壳(61)、下料仓(62)、下料螺杆(63)和第五电机(64),所述下料壳(61)的内部设置有下料螺杆(63),所述下料螺杆(63)通过第五电机(64)驱动,所述第五电机(64)设置在下料壳(61)的一端,所述下料壳(61)的一端设置有下料仓(62),所述下料壳(61)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立军高淼刘文华李哨兵
申请(专利权)人: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