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及修磨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86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及修磨工艺,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下料台架、取送料模块、修磨模块和输送辊道;修磨模块包括修磨安装座及设置于修磨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装置和对轮组,第一驱动装置与对轮组连接,下料台架设置于修磨安装座的一侧,对轮组远离下料台架的转轮上方设置第一侧挡板;取送料模块包括取送料臂和第二驱动装置,取送料臂的底端与基座铰接,第二驱动装置与取送料臂连接,取送料臂的顶部弯曲形成承接棒材的取料工位,输送辊道设置于对轮组与下料台架之间,输送辊道的高度低于对轮组的高度,输送辊道与对轮组之间设置过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大量的行车吊运和人工翻钢工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及修磨工艺


技术介绍

1、特钢棒材表面的裂纹、划痕、麻坑、结疤等表面质量缺陷直接影响特钢棒材加工后设备零部件品质,因此用户一般要求对特钢棒材在出厂前进行探伤、修磨精整处理。现有的特钢棒材离线修磨工艺流程一般是(如图4所示):对来料进行探伤,探伤检查发现有表面质量缺陷的(比如划伤、裂纹、结疤等),先通过缺陷材收集台架进行收集,再通过行车吊运到修磨检查台架上离线对缺陷部位进行修磨,修磨检查合格后打捆称重转入成品库,而修磨后仍不合格的则报废处理;对来料探伤检查没有表面质量缺陷的,则直接打捆称重转入成品库。

2、这种缺陷材离线修磨的方式容易导致混钢,而且由于修磨检查台架结构简单,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印象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在线修磨装置及相应的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及修磨工艺,避免了大量的行车吊运和人工翻钢工作,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及设置于基座(1)上的下料台架(2)、取送料模块、修磨模块和输送辊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2)、第一支座(11)、第二支座(13)、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所述第一支座(11)设置于基准远离下料台架(2)的外侧,所述第二支座(13)设置在基座(1)中部,且处于第一支座(11)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14)的底端与第二支座(13)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4)的顶端与第二连杆(15)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5)的顶端与取送料臂(8)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及设置于基座(1)上的下料台架(2)、取送料模块、修磨模块和输送辊道(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2)、第一支座(11)、第二支座(13)、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所述第一支座(11)设置于基准远离下料台架(2)的外侧,所述第二支座(13)设置在基座(1)中部,且处于第一支座(11)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14)的底端与第二支座(13)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4)的顶端与第二连杆(15)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5)的顶端与取送料臂(8)的中部铰接,所述驱动气缸(12)的缸体底部与第一支座(11)铰接,所述驱动气缸(12)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连杆(14)的中部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台架(2)的顶面为承接棒材(17)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钢棒材在线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祯伟周小兵刘晓伟王立夏宏基刘沫夏马刚彭志文张宝华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