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防水,具体涉及一种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在服役期间中常因遭受荷载和环境因素等长期作用而出现微裂缝和孔隙。这些微裂缝和孔隙的出现为外界水和侵蚀物质提供了通道,从而引发渗水和返潮等病害,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和使用寿命缩短。针对上述问题,常采用防水材料防治混凝土结构的渗水病害。传统防水技术包括柔性防水技术和刚性防水技术。传统柔性防水技术使用材料多为沥青、有机聚合物涂层和油毡等有机材,能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憎水层达到防水目的。然而,存在成本高、易老化、不耐高温和施工复杂等缺点。传统刚性防水技术使用材料是以水泥和砂石等为基料,掺入少量功能组分材料、外加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类防水材料,可通过密实混凝土孔隙达到防水效果。但存在脆性大、变形性差和易开裂等问题。
2、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是刚性防水材料的一种,具有双重防水性、无毒无害以及能实现裂缝自修复等优点。与传统无机防水材料不同,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活性化学物质可以渗透到试件内部并产生沉淀,填充试件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基材料组分70-150份、活性组分2-20份、再水化封堵组分10-20份以及功能组分0.4-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基材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30-65份、石英砂20-30份、粉煤灰10-20份、矿粉0-15份以及硅灰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沉淀组分0.5-5份、络合剂0.5-3.5份、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基材料组分70-150份、活性组分2-20份、再水化封堵组分10-20份以及功能组分0.4-0.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泥基材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30-65份、石英砂20-30份、粉煤灰10-20份、矿粉0-15份以及硅灰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沉淀组分0.5-5份、络合剂0.5-3.5份、钙离子补偿剂0.7-5份、表面活性剂0.2-5份以及有机硅消泡剂0.1-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水化封堵组分包括钙质源材料、铝质源材料、硫质源材料、硅质源材料;所述的钙质源材料为氢氧化钙、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铝质源材料为十八水硫酸铝、氢氧化铝、十二水硫酸铝钾中的至少一种,硫质源材料为十二水硫酸铝钾、二水石膏中的至少一种,硅质源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硅酸二钙、硅酸三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最优的原材料组分为:ca(oh)2与al2(so4)3·18h2o摩尔比为6:1,ca(oh)2与al(oh)3、caso4·2h2o摩尔比为3:2:3,ca(oh)2与kal(so4)2·12h2o摩尔比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度渗透结晶自愈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水化封堵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氢氧化钙或氧化钙1-2.6份、十八水硫酸铝1.8-3.8份、氢氧化铝1-1.8份、二水石膏2-3.8份、十二水硫酸铝钾2.8-5.6份、纳米二氧化硅0.02-0.12份、硅酸二钙0.6-1份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余志武,刘梦路,黄靖翔,程想,邵光强,王帅峰,陈政滔,白玉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