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碳排放预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钻爆法施工为主的公路隧道数量持续增加。然而,传统钻爆法施工因作业周期长、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对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隧道建设对施工效率、碳排放等要求。基于此,预制装配式技术开始运用于公路隧道仰拱施工之中,以降低碳排放量。
2、目前,针对隧道工程的碳排放主要参考于房屋建筑方面: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排放因子法”进行计算,或者利用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实现预测。但现有碳排放预测只是对比分析不同施工技术下隧道建设期间碳排放,并未考虑隧道工程自身特性,比如新技术导致工期极大缩短减少的碳排放量等,使得碳排量预测不准确,影响企业对前期规划的预制仰拱低碳设计工艺进一步完善,使得建设期节能减排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场内运输总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减排量为现浇仰拱建设期间碳排放减预制仰拱建设期间碳排放。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施工效率的公路隧道预制仰拱施工期碳排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场内运输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超,刘星宇,古松,王飞,刘建红,赵晓勇,郭显所,高新强,邹志勇,杜义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