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角度折弯机构及具有其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676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及具有其的冲压模具,其中所涉及的负角度折弯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具有摆动冲头,下模组件具有折弯入子,负角度折弯机构还具有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时驱使所述摆动冲头摆动的导向件,基于本技术所提供的负角度折弯机构的具体结构,在通过冲压模具实现板材的冲压成型应用场景中,通过摆动冲头的摆动与折弯入子配合作用,即可实现板材负角度的一步折弯成型,如此相对现有技术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开发,尤其涉及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及具有其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1、随着机械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在连接器、汽车、医疗、五金制品等各个行业也在日益精细化和高效化的生产模式下发展,对产品精度、产品外观质量、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负角度冲压成型工艺成为了各行业中的热点话题之一。

2、负角度冲压是冲压产品中常见的工艺,现有技术中,负角度冲压工艺通常有多工步,先折90°再推负角,即通过两步成型工艺得到需要的产品负角度。然而,两步成型工艺相对于一步成型工艺,需投入更多的生产设备、人力等,不仅生产效率低,产品生产周期加长,而且会增加设备及模具数量,增加其他辅材的消耗,造成制造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生产成本非常高。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2、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包括上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夹板、脱料板以及摆动冲头,所述摆动冲头以其自身顶部一侧边缘为摆动支撑轴相对所述上夹板摆动设置,所述脱料板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上夹板下侧且开设有供所述摆动冲头下端伸出或缩回的上模孔;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开设有下模孔的下模板,所述下模孔内设置有折弯入子,所述折弯入子设置有成型斜面,所述成型斜面对应所述摆动冲头背离所述摆动支撑轴所在侧的一侧设置,以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时与摆动后呈倾斜的摆动冲头配合;所述负角度折弯机构还具有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时驱使所述摆动冲头摆动的导向件。>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角度折弯机构,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夹板、脱料板以及摆动冲头,所述摆动冲头以其自身顶部一侧边缘为摆动支撑轴相对所述上夹板摆动设置,所述脱料板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上夹板下侧且开设有供所述摆动冲头下端伸出或缩回的上模孔;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开设有下模孔的下模板,所述下模孔内设置有折弯入子,所述折弯入子设置有成型斜面,所述成型斜面对应所述摆动冲头背离所述摆动支撑轴所在侧的一侧设置,以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时与摆动后呈倾斜的摆动冲头配合;所述负角度折弯机构还具有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时驱使所述摆动冲头摆动的导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角度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设置于所述下模孔内的下模挡块,所述下模挡块与所述折弯入子相对设置且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设置于所述下模挡块朝向所述折弯入子的一侧,以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时驱使所述摆动冲头下端朝所述折弯入子一侧靠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角度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范围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角度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冲头下端具有与所述下模挡块配合的配合斜面,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至打实状态时,所述配合斜面与所述导向斜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角度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冲头背离所述摆动支撑轴所在侧的一侧设置有让位区,所述让位区自所述摆动冲头相应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在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合模时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炜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