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47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包括:附件头座,其上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内安装有拉刀杆、拉刀爪和刀柄;油缸,其安装在附件头座远离刀具的端部上,油缸内设有活塞,并且油缸的端部罩设有端盖,端盖和油缸构成活塞往复移动的密封腔体,活塞与油缸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提供活塞复位驱动力;液压单元,其与油缸连通,液压单元提供油缸液压动力以驱动活塞与拉刀杆接触或者分离,活塞与拉刀杆相接触时推动拉刀杆向刀柄方向移动以打开拉刀爪,拉刀爪打开释放刀柄实现松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方便快捷的实现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满足附件头自动换刀功能,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尤其是指一种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


技术介绍

1、附件头主轴松拉刀机构,一般分为手动松拉刀和自动松拉刀,手动松拉刀对操作工要求较高,劳动强度大,动作繁琐。而自动松拉刀一般是油缸往复松拉刀,比较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等缺点。

2、零件加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加工工序,需要经常更换刀具,或者针对不用规格的工件也需要进行更换多种铣刀。因此刀具更换机构是加工机械设备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加工过程换刀都是将设备停机后人工换刀,由于附件头操作空间比较狭小,卸刀时经常受空间限制无法使力。这种方式操作复杂,换刀时间长,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换刀一般由工人完成,这对工人的安装精度和安装经验有较高要求,并且不可避免的会引入人为误差,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包括:附件头座,其上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内安装有拉刀杆、拉刀爪和刀柄,所述拉刀杆轴线方向的一端和刀柄轴线方向的一端连接,所述拉刀爪的一端与拉刀杆的端部相接触,并且拉刀爪夹持在刀柄的外壁上,所述刀柄远离拉刀杆的另一端延伸出主轴,并且刀柄延伸出主轴的端部连接有刀具;油缸,其安装在附件头具座远离刀具的端部上,所述油缸内设有活塞,并且油缸的端部罩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和油缸构成活塞往复移动的密封腔体,所述活塞中心位置处的推杆与拉刀杆正对设置,所述活塞与油缸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提供活塞复位驱动力;液压单元,其与油缸连通,所述液压单元提供油缸液压动力以驱动活塞与拉刀杆接触或者分离,所述活塞与拉刀杆相接触时推动拉刀杆向刀柄方向移动以打开拉刀爪,所述拉刀爪打开释放刀柄实现松刀。本专利技术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方便快捷的实现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满足附件头自动换刀功能,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拉刀杆和刀柄同轴设置,所述活塞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轴线方向的两端均延伸出活塞轴线方向的两端面,并且活塞推杆的一端贯穿油缸于拉刀杆的一端相接触。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轴的内壁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拉刀杆同轴设置,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碟簧,所述碟簧套设在拉刀杆的外壁上。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刀杆靠近活塞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碟簧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凹槽的内壁以及环形限位块相抵,所述碟簧同于提供拉刀杆复位的动力。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感应块,所述附件头座上安装有检测开关支架,所述检测开关支架上设有松刀感应开关和拉刀感应开关,所述松刀感应开关和拉刀感应开关用于接收感应块的位置信息。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设置为3个,并且3个所述压缩弹簧以活塞的中心为圆心按照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与油缸相对的端面设有3个弹簧限位槽一,所述油缸与活塞相对的端面设有3个弹簧限位槽二,所述3个弹簧限位槽一和3个弹簧限位槽二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置于弹簧限位槽一和所对应的弹簧限位槽二内。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单元包括油箱、油泵、电机、单向阀、风冷器、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所述电机提供油泵动力,所述油泵抽取油箱内的液压油经过管道输送至油缸内,所述风冷器用于油箱冷却,所述单向阀和换向阀设置在油箱与油缸连通的油管上,所述换向阀用于进行油缸内进油与回油的切换,所述压力继电器与换向阀连接,并且压力继电器发送信号用于换向阀切换。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件头座上设有进油孔和进油通道一,所述进油孔与油箱通过油管连通,所述油缸上设有进油通道二,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油通道三,所述进油孔、进油通道一、进油通道二和进油通道三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三连通至活塞、油缸和端盖构成的密封腔体内。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箱内设有空气滤清器和液位计。

1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液压单元的压力油进入松刀油缸将主轴碟簧压紧实现松刀,并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松刀检测,通过换向阀将压力油流回油箱,压缩弹簧复位将松刀活塞杆脱离主轴实现拉紧刀具,并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拉紧刀具检测。本专利技术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高效、松拉刀可靠稳定,成本低,方便维护、可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拉刀杆和刀柄同轴设置,所述活塞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轴线方向的两端均延伸出活塞轴线方向的两端面,并且活塞推杆的一端贯穿油缸于拉刀杆的一端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内壁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拉刀杆同轴设置,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碟簧,所述碟簧套设在拉刀杆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杆靠近活塞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碟簧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凹槽的内壁以及环形限位块相抵,所述碟簧同于提供拉刀杆复位的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感应块,所述附件头座上安装有检测开关支架,所述检测开关支架上设有松刀感应开关和拉刀感应开关,所述松刀感应开关和拉刀感应开关用于接收感应块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设置为3个,并且3个所述压缩弹簧以活塞的中心为圆心按照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油缸相对的端面设有3个弹簧限位槽一,所述油缸与活塞相对的端面设有3个弹簧限位槽二,所述3个弹簧限位槽一和3个弹簧限位槽二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置于弹簧限位槽一和所对应的弹簧限位槽二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单元包括油箱、油泵、电机、单向阀、风冷器、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所述电机提供油泵动力,所述油泵抽取油箱内的液压油经过管道输送至油缸内,所述风冷器用于油箱冷却,所述单向阀和换向阀设置在油箱与油缸连通的油管上,所述换向阀用于进行油缸内进油与回油的切换,所述压力继电器与换向阀连接,并且压力继电器发送信号用于换向阀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头座上设有进油孔和进油通道一,所述进油孔与油箱通过油管连通,所述油缸上设有进油通道二,所述端盖上设有进油通道三,所述进油孔、进油通道一、进油通道二和进油通道三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三连通至活塞、油缸和端盖构成的密封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内设有空气滤清器和液位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拉刀杆和刀柄同轴设置,所述活塞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活塞推杆,所述活塞推杆轴线方向的两端均延伸出活塞轴线方向的两端面,并且活塞推杆的一端贯穿油缸于拉刀杆的一端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内壁上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拉刀杆同轴设置,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碟簧,所述碟簧套设在拉刀杆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杆靠近活塞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碟簧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凹槽的内壁以及环形限位块相抵,所述碟簧同于提供拉刀杆复位的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感应块,所述附件头座上安装有检测开关支架,所述检测开关支架上设有松刀感应开关和拉刀感应开关,所述松刀感应开关和拉刀感应开关用于接收感应块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件头主轴自动松拉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设置为3个,并且3个所述压缩弹簧以活塞的中心为圆心按照环形阵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运吉文正王传洋沈雯涛王金阳王显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博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