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41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和方法。所述方法利用N型导电特性的碳化硅纤维作为阴极,石墨作为阳极,给主坩埚中的电解质加热以后,N型碳化硅纤维的导电性在高温下进一步增加,通过电源给碳化硅纤维和石墨电极施加电压,直至熔体中形成气泡,在电解熔体中的碳化硅纤维上形成铝熔体流至基板,少部分浸润在碳化硅纤维表面,在电解开始后向电解熔体中添加合金材料。在电解池的底部设置下拉系统,使得碳化硅纤维与铝合金熔体凝固为铝合金连续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由于每根碳化硅纤维丝均与铝合金熔体互相充分接触,因此,会在表面形成浸润较好的铝合金熔体,因此可以形成致密的铝合金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率,高强度和刚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及极佳的前磨特性等,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技术所生产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将碳化硅颗粒增强物添加至盛放有处于熔融状态铝合金的搅拌容器中,且通过一定方式的搅拌使得颗粒分散在铝合金的基体溶液中,再注入对应形状的模具中,通过高速压制,得到成品铝基碳化硅,上述方式由于在搅拌过程中,碳化硅颗粒增强物与铝合金基液未能在真空环境下完成混合处理,使得后期得到的成品铝基碳化硅在密度方面出现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浸润好且致密均匀的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和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包括主坩埚,所述主坩埚的上、下端形成有开口,所述主坩埚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可分离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粘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坩埚(1),所述主坩埚(1)的上、下端形成有开口,所述主坩埚(1)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可分离的基板(7),所述基板(7)的上表面固定有粘结剂(8),所述基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坩埚杆(9),所述坩埚杆(9)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所述干坩埚(9)上下移动,所述主坩埚(1)下端的外周以及所述基板(7)的外周设置有电磁约束器(15),所述电磁约束器(15)上侧的所述主坩埚(1)的外周设置有主加热器(17);所述主坩埚(1)内设置有圆环状的石墨阳极(3),所述石墨阳极(3)与直流电源(11)的阳极连接,所述主坩埚(1)的上端开口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坩埚(1),所述主坩埚(1)的上、下端形成有开口,所述主坩埚(1)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可分离的基板(7),所述基板(7)的上表面固定有粘结剂(8),所述基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坩埚杆(9),所述坩埚杆(9)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0),用于驱动所述干坩埚(9)上下移动,所述主坩埚(1)下端的外周以及所述基板(7)的外周设置有电磁约束器(15),所述电磁约束器(15)上侧的所述主坩埚(1)的外周设置有主加热器(17);所述主坩埚(1)内设置有圆环状的石墨阳极(3),所述石墨阳极(3)与直流电源(11)的阳极连接,所述主坩埚(1)的上端开口外设置有转辊(6),所述转辊(6)与直流电源(11)的阴极连接,所述转辊(6)上缠绕有若干股n型碳化硅纤维(5),所述n型碳化硅纤维(5)的下端穿过所述石墨阳极(3)上的阳极孔(3-1)后固定到所述粘接剂(8)上,所述主坩埚(1)的上侧设置有辅助坩埚(19),所述辅助坩埚(19)的外周设置有辅助加热器(18),传输管(21)的上端与所述辅助坩埚(19)联通,所述传输管(2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主坩埚(1)内,所述转辊(6)的外侧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12),用于驱动所述转辊(6)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系统(13)用于根据控制策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以及第二驱动装置(12)进行相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赵毅王嘉伟王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