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641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3
一种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寒地水稻秸秆完全还田困难、秸秆分解过程不可控易造成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的问题。方法包括、秸秆收获、整地、堆肥、预留种播种、育秧及移栽、有机肥无机肥配施、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秸秆还田、有机无机配施、翻旋结合轮耕整地、预留种等有效组合构建稻田土壤肥沃耕层,协调秸秆分解、前后茬作物生长的关系,合理的肥水土壤管理等措施,优化水稻的群体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成全部秸秆还田,并提高了水稻产量,缩短了缓苗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在我国粮食种植中有25%种植了水稻,因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仅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本。

2、伴随着水稻产出的水稻秸秆产量也在随之提高,禁止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难点问题。从目前耕地质量来看,耕地板结越来越严重、土壤酸化和沙化也在逐步加剧,不能将黑土地养分“吃干榨净”。目前农业属于掠夺式透支式生产,耕地有机物含量越种越低。国家在保护耕地上制定了优惠政策,为了提升耕地质量,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并重点开展有机质提升是必要的。研究表明,黑土地1厘米土壤腐殖质层的形成需要300年左右的时间,而破坏1厘米黑土层仅需要1-3年,所以黑土地是很难再生的自然资源。另外,焚烧秸秆的同时,虽然对病菌菌核、虫卵、杂草种子等有消灭作用,但高温也对土壤结构和质地有一定的破坏,有益微生物群落同样也遭到破坏。因此,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实施秸秆还田是大势所趋。近些年各地都比较重视秸秆还田,为了减少资源浪费,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水稻收割时的留茬高度≤10cm,秸秆粉碎长度≤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土壤含水量达到28wt%时,用铧式犁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2cm,深浅一致;第二年春季,土壤含水量在24%时采用旋耕机进行旋耕,深度1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水稻收割时的留茬高度≤10cm,秸秆粉碎长度≤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土壤含水量达到28wt%时,用铧式犁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2cm,深浅一致;第二年春季,土壤含水量在24%时采用旋耕机进行旋耕,深度1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牲畜粪便和水稻秸秆的体积比为0.5-0.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em菌液的添加量为每牲畜粪便添加0.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秸秆还田翻旋结合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羽宋秋来曾宪楠王麒冯延江李希臣梁全喜鲁新蕊王曼力张小明夏天舒金梁谢婷婷赵杨刘凯姜辉任洋谭贺李梁孙兵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