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6335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属于球墨铸铁管技术领域,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承口,管道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口,管道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自锚机构,第一自锚机构包括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承口内壁的多个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插口的外壁周向均匀固定设置有与多个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其中,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的顶角朝向承口外,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的顶角沿着管道本体朝向插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球墨铸铁管连接时,将一根球墨铸铁管的插口插入至另一根球墨铸铁管的承口内,通过第一自锚机构能够将两根球墨铸铁管锁死,避免脱开,实现自锚接口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球墨铸铁管,具体涉及到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


技术介绍

1、球墨铸铁管时用于市政、工矿业给水、输气、输油等的理想管材。球墨铸铁管时铸铁的一种,是一种铁、碳和硅的合金,其拥有铁的本质、钢的性能,并拥有机械性能良好、防腐性能优异、延展性能好、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2、球墨铸铁管通常在弯道、管径变化等情况下需要采用支墩进行固定,以保证两个相连的球墨铸铁管之间不会发生相互脱离和漏水的现象。

3、然后再一些土质疏松或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支墩难以安装,因此两个相邻的管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安装支墩时导致相邻管道之间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同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容易被粉煤灰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自锚机构、第二自锚机构及第三自锚机构,能够将相邻的两根球墨铸铁管以自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防止两根球墨铸铁管脱开。

2、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承口(2),所述管道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自锚机构,所述第一自锚机构包括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口(2)内壁的多个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所述插口(3)的外壁周向均匀固定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5);其中,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的顶角(6)朝向所述承口(2)外,所述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5)的顶角(6)沿着所述管道本体(1)朝向所述插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承口(2),所述管道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插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自锚机构,所述第一自锚机构包括周向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口(2)内壁的多个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所述插口(3)的外壁周向均匀固定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5);其中,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的顶角(6)朝向所述承口(2)外,所述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5)的顶角(6)沿着所述管道本体(1)朝向所述插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和所述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5)的顶角(6)厚度均为0㎜,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和所述第二三角形楔形挡的底边(7)厚度均为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和所述第二三角形楔形挡块(5)的顶角(6)角度均为4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2)的内壁位于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的外侧开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凹槽(8),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凹槽(8)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密封圈(9);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密封凹槽(8)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三角形楔形挡块(4)的顶角(6)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锚接口的球墨铸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上还设置有第二自锚机构,所述第二自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承口(2)内壁的自锚槽(10),所述插口(3)的外壁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自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发田孙聚杰王峰段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