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
技术介绍
1、预防心脑血管的锻炼方法主要强调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不仅以氧气为动力,还需要全身主要肌肉群长期参与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使心血管系统更加有效、快速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通过经常性的有氧运动,人体心脏功能更强,脉搏输出更多,供氧能力更强,有氧运动包括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这些练习每周三到五次,每次30到60分钟。
2、专利cn113648593a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包括垫板、头枕、缓冲垫和支撑腿,垫板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头枕,且头枕的左侧设置有缓冲垫,且缓冲垫与垫板固定连接,垫板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校平机构,垫板上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杆、活动槽、连接杆、连接块、第一滑块、第一滑槽、第一推块、阻尼腔、挤压块、活动腔、复位弹簧、套块、第二滑块、第二滑槽、限位弹簧、挤压腔、阻尼块、摩擦块、第二推块、防护垫和配重块。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在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固定连接有骑行锻炼组件(2),所述骑行锻炼组件(2)包括支撑座(21)、握把(22)及带轮组(28);所述支撑座(21)一端垂直连接于支撑柱(1)侧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3),所述支撑座(21)和第一支撑杆(23)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4)和第三支撑杆(25),所述第二支撑杆(24)和所述第三支撑杆(2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26),所述第三支撑杆(25)对称连接有两倾斜设置的第一支腿;所述带轮组(28)包括主动带轮(281)、从动带轮(282)及带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固定连接有骑行锻炼组件(2),所述骑行锻炼组件(2)包括支撑座(21)、握把(22)及带轮组(28);所述支撑座(21)一端垂直连接于支撑柱(1)侧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3),所述支撑座(21)和第一支撑杆(23)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4)和第三支撑杆(25),所述第二支撑杆(24)和所述第三支撑杆(2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26),所述第三支撑杆(25)对称连接有两倾斜设置的第一支腿;所述带轮组(28)包括主动带轮(281)、从动带轮(282)及带环,所述带环套接于所述主动带轮(281)和从动带轮(282),所述主动带轮(281)和从动带轮(282)分别轴连接于两所述轴承(26),所述主动带轮(281)两侧轴连接有两踏板(284);所述握把(22)共设两个,且均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1)连接支撑座(21)的一面为平面软垫结构,所述支撑柱(1)对称连接有两倾斜设置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二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底端均采用防滑平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座(21)顶部采用软垫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柱(1)还连接有扩胸锻炼组件(3),所述扩胸锻炼组件(3)包括导向杆(31)、牵引绳(33)、负重(34);所述导向杆(31)对称设有两根,两所述握把(2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导向杆(31)一端,两所述导向杆(31)另一端穿出所述支撑柱(1)顶面后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盘(32),所述支撑柱(1)设有供所述导向杆(31)移动的缺口(12);两所述牵引盘(32)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绳(33),两所述牵引绳(33)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负重(34)两侧,所述支撑柱(1)设有供所述负重(34)移动的滑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心血管功能增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负重(34)为多个堆叠放置的块状结构,每个所述负重(34)两侧均固定设有挂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诚,胡培静,韩杨,陈效安,王伟,崔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第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