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02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护板、活动块、弧形块、按摩组件、移动组件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滑块、调节环、连接部件和第一驱动部件;通过第一驱动部件驱使调节环旋转牵引滑块在内腔中滑动,使得滑块移动推动弧形块远离护板,进而可使得多个按摩组件靠近患者的肢体,环绕在患者肢体的表面以适应不同肢体围度的患者,在按摩时,按摩组件通过移动组件驱使在向前移动按摩的过程中,由于肢体围度的减小,按摩辊与患者肢体的之间距离变大,按摩的力度减小,这时第一驱动部件逐渐控制调节环再次旋转,使得按摩组件靠近患者肢体,以保证按摩力度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1、骨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促使肢体康复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患者可通过对肢体按摩、锻炼、拉伸肌肉和活动关节等来促进康复。

2、现有的下肢康复按摩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按摩装置穿戴在患者肢体上,随后驱使一个环形的按摩环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按摩环的内圆周面设置有多个按摩球,通过按摩球与患者肢体接触进行按摩。

3、但由于肢体靠近身体的一端与远离身体的一端肢体围度大小不同,在通过现有的按摩装置进行按摩时,由于按摩环的直径不能根据肢体的围度相应进行调节,并且不同体型的患者肢体围度不同,按摩环在按摩过程中与肢体的间的贴合程度会随之变化,导致在按摩肢体时,靠近身体的一端与远离身体的一端时所受到的按摩力度会有所不同,按摩效果难以保证,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该按摩装置可以驱使多个所述按摩组件靠近并环绕在患者肢体外侧,以适应不同肢体围度的患者并进行按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圆周面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护板,所述护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和若干所述护板配合合围形成筒状体结构,沿所述护板长度方向,在所述护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将所述护板上下贯穿,所述第一通槽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位于所述护板的外侧,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伸至所述护板的内侧,所述活动块伸至所述护板内侧的一端安装有弧形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圆周面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圆周阵列设置有若干护板,所述护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和若干所述护板配合合围形成筒状体结构,沿所述护板长度方向,在所述护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将所述护板上下贯穿,所述第一通槽中滑动配合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位于所述护板的外侧,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伸至所述护板的内侧,所述活动块伸至所述护板内侧的一端安装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远离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按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将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贯穿,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调节环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位于所述调节环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伸出所述内腔,所述第一轴杆和所述第二轴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术后下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块下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调节环的底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华刘孝丰蒋拥军李克军刘红英汪伟艾怡然刘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深圳市骨伤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