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592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0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密封座以及雾化组件,其中:壳体设置有吸嘴与储存雾化介质的储液腔;密封座装设于壳体内部,密封座上开设有注油孔与进气孔,注油孔包括第一边孔、第二边孔以及两个过油孔,第一边孔与储液腔、第二边孔均连通,第二边孔与两个过油孔均连通;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与两个发热体,雾化管装设于壳体内部,且与进气孔、吸嘴均连通,两个发热体并列设置于密封座上,且分别与两个过油孔相对应,用于承接两个过油孔内流动的雾化介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两个发热体可提高对于雾化介质的加热量,进而提高雾化组件的爆发力与加大烟雾量的产生,以改善烟雾口感,并满足用户对于大烟雾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产生烟雾以替代香烟的微电子雾化设备,市场上常见的雾化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组件以及与电源组件连接的雾化组件,电源组件与雾化组件均通过支架固定于壳体内部,且壳体内部设置有储存雾化介质的储液腔,通过雾化组件内部设置的发热体对储液腔内的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并形成模拟烟气的烟雾经吸嘴供用户吸食。

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组件内部多设置有一个发热体,当用户对电子雾化装置执行抽吸动作时,电源组件给发热体进行供电,以导通发热体,通过单发热体对其表面附着的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但是此种电子雾化装置的爆发力与烟雾量有限,导致用户口感不佳,且难以满足用户对于大烟雾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不好的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子雾化装置的爆发力与烟雾量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吸嘴与储存雾化介质的储液腔;

4、密封座,所述密封座装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密封座上开设有注油孔与进气孔,所述注油孔包括第一边孔、第二边孔以及两个过油孔,所述第一边孔与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二边孔均连通,所述第二边孔与两个所述过油孔均连通;

5、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与两个发热体,所述雾化管装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进气孔、所述吸嘴均连通,两个所述发热体并列设置于所述密封座上,且分别与两个所述过油孔相对应,用于承接两个所述过油孔内流动的雾化介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座上开设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开设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所述泄压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嘴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密封座的顶面。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通道包括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以及第三沟槽,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沟槽的端部,所述第二沟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沟槽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沟槽,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三沟槽远离所述第二沟槽的端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在所述密封座上呈蛇形,所述第二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沿所述密封座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顶面。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通道为两条,且两条所述泄压通道沿所述密封座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座包括第一密封座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座上第二密封座,所述第一密封座装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所述雾化管共同形成有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一边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座,所述第二边孔与两个所述过油孔均开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座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座的一侧,且与外界相连通;

12、所述第一密封座上开设有第一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雾化管远离所述吸嘴的端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座上开设有第二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孔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一中心孔相连通。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座上还开设有第一过气孔与第二过气孔,所述第一过气孔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过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气孔远离所述第一过气孔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相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包括密封套、导油件以及发热件,所述密封套设于所述密封座,且允许雾化介质的通过,所述导油件设于所述密封套,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导油件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支架、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两组导电端子,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且二者通信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16、上述电子雾化装置,当用户在吸嘴处进行抽吸动作时,外界空气由进气孔流至壳体内部参与雾化介质的雾化作业,并形成模拟烟气的烟雾由雾化管流动至吸嘴处供用户吸食。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由于在雾化组件内设置有两个发热体,两个发热体分别承接由储液腔经第一边孔、第二边孔以及两个过油孔流出的雾化介质,并对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两个发热体可提高对于雾化介质的加热量,提高雾化组件的爆发力与加大烟雾量的产生,以改善烟雾口感,并满足用户对于大烟雾量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上开设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开设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所述泄压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嘴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密封座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道包括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以及第三沟槽,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沟槽的端部,所述第二沟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沟槽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沟槽,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三沟槽远离所述第二沟槽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在所述密封座上呈蛇形,所述第二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沿所述密封座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道为两条,且两条所述泄压通道沿所述密封座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包括第一密封座以及插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座上第二密封座,所述第一密封座装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所述雾化管共同形成有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一边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座,所述第二边孔与两个所述过油孔均开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密封座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座的一侧,且与外界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座上还开设有第一过气孔与第二过气孔,所述第一过气孔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进气孔、所述第二过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气孔远离所述第一过气孔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中心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密封套、导油件以及发热件,所述密封套设于所述密封座,且允许雾化介质的通过,所述导油件设于所述密封套,所述发热件设于所述导油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支架、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两组导电端子,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支架,且二者通信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上开设有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开设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所述泄压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嘴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密封座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道包括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以及第三沟槽,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沟槽的端部,所述第二沟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沟槽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沟槽,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三沟槽远离所述第二沟槽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在所述密封座上呈蛇形,所述第二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侧面,且沿所述密封座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沟槽开口于所述密封座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道为两条,且两条所述泄压通道沿所述密封座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包括第一密封座以及插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匡情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