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及其挂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91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包括熨板,熨板的顶面设有喷腔,喷腔设有供蒸汽进入的进汽孔,熨板设有至少两个贯穿板面的出汽孔;喷腔内设有引导蒸汽流动的汽道,汽道包括若干汽道支路,至少一个出汽孔设于一条汽道支路的尾部,汽道支路的起始端汇集至进汽孔的下方,本技术在进汽孔和出汽孔之间针对性地设计用于引导蒸汽的汽道,每一条汽道支路的路径长度相同或基本相同,使蒸汽从进汽孔进入喷腔后,在汽道支路的引导下到达出汽孔的路径长度相同或基本相同,使每个出汽孔的出汽量基本相同,本技术还公开了使设有上述蒸汽熨板喷腔结构的挂烫机,具有均匀出汽的效果,提升挂烫机对布料衣物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挂烫机,具体涉及一种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及其挂烫机


技术介绍

1、蒸汽型挂烫机是一种将水加热至汽化,形成高温蒸汽,再将高温蒸汽往外喷出的家用电器,对布料衣物具有熨烫除皱、杀菌、除螨等效果。

2、申请号为cn201822006023.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挂烫机烫头及挂烫机,该挂烫机烫头包括烫头盖和盖合在烫头盖上的盖板,所述烫头盖和盖板共同围合形成回水腔,所述烫头盖包括与所述回水腔连通的进汽口,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回水腔连通的出汽孔,所述盖板的内壁上设有向回水腔方向延伸的挡水板,所述烫头还包括用于将蒸汽凝结水回流至挂烫机的回流管,所述回水腔包括与回流管连通的回水口,所述回水口绕进汽口设置,所述挡水板绕回水口设置且位于回水口的外侧,且出汽孔位于挡水板的外侧。

3、上述专利技术通过结构有效阻挡了蒸汽凝结水,从而减少凝结水滴至衣物上的情况,但是该专利技术的进汽孔和出汽孔分别与回水腔相通,进汽孔和若干出汽孔之间没有设计引导蒸汽的结构,这会导致正对进汽孔气流冲击方向的出汽孔或者距离进汽孔较近的出汽孔的出汽量较大,进而导致挂烫机的出汽不均匀,影响挂烫机对布料衣物的处理效率和熨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及其挂烫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包括熨板,所述熨板的顶面设有喷腔,所述喷腔设有供蒸汽进入的进汽孔,所述熨板设有至少两个贯穿板面的出汽孔;

4、所述熨板作为所述喷腔的底部,所述熨板的顶面设有一底部开放的腔壳,所述腔壳在所述熨板的顶面完全覆盖所述出汽孔,所述熨板和腔壳合围形成所述喷腔;

5、所述喷腔内设有引导蒸汽流动的汽道,所述汽道包括若干汽道支路,至少一个所述出汽孔设于一条所述汽道支路的尾部,所述汽道支路的起始端汇集至所述进汽孔的下方,所述汽道支路的路径长度相同或基本相同。

6、本技术的所述熨板还可以与所述喷腔分体设置,所述腔壳为一设有若干通孔和所述进汽孔的独立封闭腔体,所述腔壳的内部为所述喷腔,若干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所述出汽孔设置并相通,所述腔壳安装于所述熨板的顶面。

7、优选地,若干所述汽道支路包括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

8、所述u型支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进汽孔的下方,作为u型支路的起始端,第二端作为u型支路的尾部,所述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汽孔,设为第一出汽孔;

9、所述j型支路具有相接的长臂段和勾段,所述长臂段的端部位于所述进汽孔的下方,作为j型支路的起始端,所述长臂段与u型支路部分重合,所述勾段的端部作为j型支路的尾部,所述勾段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汽孔,设为第二出汽孔,所述第二出汽孔与进汽孔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汽孔与进汽孔的距离;

10、所述i型支路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进汽孔的下方,作为i型支路的起始端,所述i型支路的起始段与u型支路、j型支路重合,所述i型支路与所述j型支路的重合路径长于所述i型支路与所述u型支路的重合路径,所述i型支路的第二端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出汽孔,设为第三出汽孔,所述第三出汽孔与进汽孔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出汽孔与进汽孔的距离。

11、优选地,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三者均重合的路段设为第一重合通路,所述i型支路仅与j型支路重合的路段设为第二重合通路;

12、所述第一重合通路出口的位置设有第一截流凸条,所述第一截流凸条的一端朝向并靠近所述第一重合通路的出口,另一端延伸弯曲作为所述u型支路弯曲段的一部分;

13、所述第二重合通路结束的出口设有第二截流凸条,所述第二截流凸条的一端朝向并靠近所述第二重合通路的中部,另一端延伸弯曲作为所述j型支路弯曲段的一部分。

14、优选地,所述出汽孔设有三个或者三的倍数个,所述出汽孔平均分布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的尾部。

15、优选地,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在所述熨板的顶面分别设有对称的两组,所述进汽孔位于对称的u型支路的中部;

16、所述出汽孔设有六个或者六的倍数个,所述出汽孔平均分布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的尾部。

17、优选地,所述熨板作为所述喷腔的底部,所述熨板的顶面向上凸出若干凸条,所述凸条的顶端紧密贴合底部开放的所述腔壳的顶面,所述凸条作为所述汽道支路的侧壁。

18、优选地,所述熨板的顶面沿着所述出汽孔的外围设有向上凸出的环凸,所述环凸的高度小于所述凸条的高度;

19、所述出汽孔不紧靠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的尾端设置,所述出汽孔与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的尾端之间预留有蒸汽缓冲空间;

20、所述熨板的外侧面向内凹陷形成若干用于引导蒸汽扩散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出汽孔相通。

21、优选地,所述喷腔为扁平状的腔体结构,所述喷腔的顶面设有发热件;

22、熨板的顶面设有向上凸出形成的环型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将所述汽道包围在内,所述环形卡槽内安置有防水胶圈,所述腔壳的底部设有适配所述环型卡槽的环形卡凸,所述环形卡凸卡于所述环形卡槽内并挤压所述防水胶圈。

23、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挂烫机,包括上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

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2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在进汽孔和出汽孔之间针对性地设计用于引导蒸汽的汽道,每一条所述汽道支路的路径长度相同或基本相同,使蒸汽从所述进汽孔进入所述喷腔后,在所述汽道支路的引导下到达出汽孔的路径长度相同或基本相同,使每个出汽孔的出汽量基本相同,使安装有本技术的挂烫机具有均匀出汽的效果,提升挂烫机对布料衣物的处理效率及处理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包括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板的顶面设有喷腔,所述喷腔设有供蒸汽进入的进汽孔,所述熨板设有至少两个贯穿板面的出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板与所述喷腔分体设置,所述腔壳为一设有若干通孔和所述进汽孔的独立封闭腔体,所述腔壳的内部为所述喷腔,若干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所述出汽孔设置并相通,所述腔壳安装于所述熨板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汽道支路包括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三者均重合的路段设为第一重合通路,所述I型支路仅与J型支路重合的路段设为第二重合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孔设有三个或者三的倍数个,所述出汽孔平均分布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的尾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在所述熨板的顶面分别设有对称的两组,所述进汽孔位于对称的U型支路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板作为所述喷腔的底部,所述熨板的顶面向上凸出若干凸条,所述凸条的顶端紧密贴合底部开放的所述腔壳的顶面,所述凸条作为所述汽道支路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板的顶面沿着所述出汽孔的外围设有向上凸出的环凸,所述环凸的高度小于所述凸条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腔为扁平状的腔体结构,所述喷腔的顶面设有发热件;

10.一种挂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包括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板的顶面设有喷腔,所述喷腔设有供蒸汽进入的进汽孔,所述熨板设有至少两个贯穿板面的出汽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熨板与所述喷腔分体设置,所述腔壳为一设有若干通孔和所述进汽孔的独立封闭腔体,所述腔壳的内部为所述喷腔,若干所述通孔的数量和位置对应所述出汽孔设置并相通,所述腔壳安装于所述熨板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汽道支路包括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路、j型支路和i型支路三者均重合的路段设为第一重合通路,所述i型支路仅与j型支路重合的路段设为第二重合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熨板喷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孔设有三个或者三的倍数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天轮何杰凌陈盼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哥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