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工件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89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0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加工工件翻转机构,包括底框,底框上通过双向螺纹杆、螺纹套、第一驱动电机滑套、轨道杆等设置有两个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相对端安装有锥形夹持块,两个活动板间的距离可调,通过两个锥形夹持块相互靠近来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夹持,再通过第二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等配合带动其中一个锥形夹持块转动,进而带动工件和另一个锥形夹持块转动,实现对工件的全方位翻转,通过锥形夹持块来对工件进行夹持时,能够将工件的外壁完全暴露出来,更加方便对工件的外表面进行加工操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相关,具体是一种机械加工工件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1、机械工件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机械工件外表面的喷漆、打磨等一系列加工操作,在对一些柱筒状工件进行外表面加工时,需要对工件进行翻转,以保证加工装置能够充分作用到工件的整个外表面。

2、但是目前市场上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柱筒状工件在夹紧加工后,对于工件的翻转多数是将夹紧机构松开,然后翻转后再次夹紧,也有采用翻转和夹紧两个机构进行辅助操作,这样一来不仅增大了操作难度,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也有夹持翻转一体设备,但是此设备对于工件的夹持和翻转不够完善,这些设备中的夹持性结构通常作用于工件的外壁上,再通过转动结构带动夹持结构和工件一并转动,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快速翻转,但是在一些如打磨、喷漆加工的工作进行时,工件外壁被夹持结构夹持的部分无法被加工到,这就导致需要不断调整位置重新进行夹持才能对之前被夹持的部分区域进行加工,使用起来仍然存在较多不便,因此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工件翻转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工件翻转机构,包括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内腔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双向螺纹杆和轨道杆,所述底框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设置有螺纹套,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通过对应的螺纹套对称且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活动板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轨道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底框外壁安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动板顶部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转动连接设置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套可拆卸连接有锥形夹持块,所述锥形夹持块用于对工件本体的端部进行夹持,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工件翻转机构,包括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内腔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双向螺纹杆和轨道杆,所述底框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设置有螺纹套,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通过对应的螺纹套对称且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活动板底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轨道杆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底框外壁安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活动板顶部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转动连接设置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连接套可拆卸连接有锥形夹持块,所述锥形夹持块用于对工件本体的端部进行夹持,其中一个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对应的所述活动板上的转动轴的远离所述锥形夹持块的一端连接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工件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夹持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禛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