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丽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77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9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上护板与下护板相对设置,所述上护板上且靠近中心处设置有上腔体,所述下护板上且靠近中心处设置有下腔体,所述上护板、所述下护板的相对侧且靠近边缘处均设有密封机构,且两组密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相对侧设置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延伸块,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设有用于对上护板和下护板进行固定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套、活动套和锁止螺杆。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和连接机构,方便对不同内径和长度的孔洞进行封闭,且有效防止上护板和下护板出现偏移,保证对孔洞的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技术介绍

1、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对混凝土进行泵送,或者方便对电气线路进行安装,通常会在建筑楼板或墙壁上预留有孔洞,在施工结束后,为了避免预留的孔洞对建筑内部产生影响,通常会对孔洞进行修补封堵。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7420629u的中国专利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采用了“包括洞口、圆板和上板,所述圆板贴紧在洞口下方的墙体表面,上板贴紧在洞口上方的墙体表面,所述圆板的表面中部固定有螺筒,且螺筒正上方的上板中部竖向贯穿有螺杆,螺杆通过上板中部开设的穿口贯穿至上板上方”的方案,该方案实现圆板和上板的锁紧连接,且螺栓连接至螺筒内部之后可以再被紧固栓锁紧固定,保证圆板和上板的稳定连接固定而不脱落。

3、但是,上述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圆板和上板上均缺少限位密封结构,在对圆板和上板进行安装固定时,圆板和上板易与墙壁之间发生滑动,导致圆板和上板出现偏移,并造成圆板和上板与洞口的边缘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影响密封效果,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上护板(1)和下护板(2),所述上护板(1)与下护板(2)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板(1)上且靠近中心处设置有上腔体(11),所述下护板(2)上且靠近中心处设置有下腔体(21),所述上护板(1)、所述下护板(2)的相对侧且靠近边缘处均设有密封机构,且两组密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3),所述密封环(3)的相对侧设置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延伸块(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板(1)的底部且位于上腔体(11)的外侧焊接固定有上封环(12),且上封环(12)的外表面与上侧密封环(3)的内侧粘接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包括上护板(1)和下护板(2),所述上护板(1)与下护板(2)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板(1)上且靠近中心处设置有上腔体(11),所述下护板(2)上且靠近中心处设置有下腔体(21),所述上护板(1)、所述下护板(2)的相对侧且靠近边缘处均设有密封机构,且两组密封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3),所述密封环(3)的相对侧设置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延伸块(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板(1)的底部且位于上腔体(11)的外侧焊接固定有上封环(12),且上封环(12)的外表面与上侧密封环(3)的内侧粘接配合,所述下护板(2)的顶部且位于下腔体(21)的外侧焊接固定有下封环(22),且下封环(22)的外表面与下侧密封环(3)的内侧粘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3)、所述延伸块(31)均采用橡胶材料构成,且密封环(3)和延伸块(31)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补洞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密封环(3)的内侧均设置有充气头(32),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朝晖尤丽刘彦霞袁新朋尤书涛赵鑫健吴鹏克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尤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