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561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透光子部的透光部及具有光源部和滤光部的光源层,第一透光子部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滤光部在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滤光部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90%、对红外光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滤光部的设置,滤光部覆盖第一透光子部,并且滤光部反射可见光并透过红外光,当显示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时,显示面板在正常显示画面时不影响红外感光传感器同时对红外光的接收,并提升了光源部在透光部的出光量从而改善了显示模组的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画面显示均匀性、提升了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全面屏技术的发展,屏下摄像头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屏下摄像头技术应用于车载显示装置中,可通过红外传感器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带监测、疲劳监测、分心监测等。屏下摄像头技术在不破坏显示面板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一侧,并将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分为常规显示区以及摄像头区,摄像头关闭时,摄像头区同样参与画面显示,从而实现全面屏显示。现有的应用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显示模组中,由于显示模组的背光组件需开较大的孔以保证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开孔区域内没有光源,导致显示面板的摄像头区的显示画面偏暗甚至无显示画面,显示效果受影响。

2、因此,亟需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缓解目前由于显示模组的背光组件的开孔导致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受影响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及环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及环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包括多个第一类光源子部及多个第二类光源子部,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环绕所述第一透光子部设置,所述第二类光源子部位于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远离所述透光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中心至周围的方向,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与所述第二类光源子部之间的最小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的控制单元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及环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部包括多个第一类光源子部及多个第二类光源子部,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环绕所述第一透光子部设置,所述第二类光源子部位于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远离所述透光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中心至周围的方向,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与所述第二类光源子部之间的最小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光源子部的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类光源子部的控制单元相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还包括第二透光子部,所述第二透光子部位于所述光源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部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透光子部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慕林查国伟吴晓敏刘凡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