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
技术介绍
1、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制造时往往采用定型钢模板,一次性投入较大,并且规格参数难以改变,仅能生产一种规格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一旦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规格有所变动,前期的定型钢模板往往无法投入新预制构件的制造,必须重新定制钢模板,浪费严重,导致预制构件加工厂成本高起。
2、预应力条形肋板轻薄、刚度大,可广泛用于预制装饰构件中,且可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相组合,形成相关新型叠合板产品,解决现场安装繁琐的问题。预应力条形肋板往往宽度规格化高,但长度变化较大较多,常规定型钢模往往需要定制多种,生产成本高。一般预应力张拉台座与模具分离,需要额外建造,进一步增加了成本,且不利于转移生产场地,灵活性低。
3、因此,探索拆装方便、灵活可调、成本可控的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生产钢模,对于降低预制构件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生产灵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应力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1)由基座单元(2)、张拉端模(3)、锚固端梁(4)、千斤顶(5)和螺栓(6)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单元(2)由肋板底模(2.1)和支承侧模(2.2)组成。所述肋板底模(2.1)按照预应力条形肋板的尺寸设置横向肋槽(2.3)和纵向肋槽(2.4),所述纵向肋槽(2.4)端部设置加劲板(2.5)。所述支撑侧模(2.2)由C型柱(2.6)、连接隔板(2.7)和垫条(2.8)组成;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1)由基座单元(2)、张拉端模(3)、锚固端梁(4)、千斤顶(5)和螺栓(6)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单元(2)由肋板底模(2.1)和支承侧模(2.2)组成。所述肋板底模(2.1)按照预应力条形肋板的尺寸设置横向肋槽(2.3)和纵向肋槽(2.4),所述纵向肋槽(2.4)端部设置加劲板(2.5)。所述支撑侧模(2.2)由c型柱(2.6)、连接隔板(2.7)和垫条(2.8)组成;所述连接隔板(2.7)设置于所述c型柱(2.6)两端,由加劲三角板(2.9)和隔板(2.10)组成;所述隔板(2.10)上设置开口十字槽(2.11)和螺栓孔(2.12);所述开口十字槽(2.11)与所述c型柱(2.6)的开口槽相对应;所述垫条(2.8)设置于所述c型柱(2.6)的开口槽的上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应力条形肋板的组装式张拉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模(3)由张拉杆(3.1)、横板(3.2)、侧纵板(3.3)、卡槽条组(3.4)和端板(3.5)组成。所述张拉杆(3.1)与所述横板(3.2)两侧相连,连接位置对应于所述开口十字槽(2.11)的中心位置;所述侧纵板(3.3)与所述横板(3.2)上下表面相连,位置对应于张拉杆(3.1),大小可通过所述开口十字槽(2.11)。所述卡槽条组(3.4)设置于所述横板(3.2)上表面,中间留设预应力钢丝直径大小的卡槽,平行于所述张拉杆(3.1)。所述端板(3.5)横向设置于所述横板(3.2)上表面,与所述卡槽条组(3.4)之间的卡槽对应位置处留设缺口;所述端板(3.5)与所述卡槽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彪,刘泽飞,李刚,于泽,邵兴宝,陈浩,张世翔,陈兴,管东芝,朱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